第139章 守癭陶!淵弩之威!(第1/2 頁)
鉅鹿郡,癭陶大營。
麴義匆匆忙忙地衝入了大帳之中。
“主公!鉅鹿太守來報,各縣盜賊蜂起,攻打縣衙,快要抵擋不住了,請主公速發癭陶援兵,支援各縣!”
“癭陶之兵不可輕動,令牽招率南皮守軍平亂。”
“諾!”
少時,高順又走進來道:“主公!斥候回報,有大隊軍馬自南而來,距癭陶已不足三十里!”
“多少人馬,主將是何人?”
“觀其陣型,約有十餘萬,打著‘張’字旗號。”
張字旗?十餘萬人?
張塵不禁暗自思索。
這定是張燕主力!
張塵皺眉道:“如此多的人馬,從何處而來?為何各縣無人稟報?”
“想來是各地賊匪作亂,各郡縣疲於平亂,故而未曾察覺。”
張塵隨即釋然,看來這正是張燕的“瞞天過海”之計,倘若癭陶兵馬一動,他必趁勢奪取,而如今兵馬未動,他卻率軍前來,看來也是沉不住氣了。
仗著人多勢眾,便以為可以輕取癭陶,殊不知,冀州最精銳的兵馬,盡在此處!
張塵心中暗自琢磨,賊軍來自南邊,南邊正是南華山的方向,難道張燕大軍都潛藏在南華山中?
楊鳳也說過,黃天聖教轉移至了南華山的一個隱秘村落當中。看來,那裡便是賊軍巢穴!
也罷,等此事過後,定要派人搜山,將這批逆黨連根拔起!
“多派斥候,再探!”
“諾!”
“另外,命各門將領嚴加防範,關閉城門,從現在起,任何人不得進出!”
“諾!”
高順隨即領命退下,不一會兒,郭嘉又走了進來。
一見郭嘉進來,張塵急忙問道:“奉孝,事情安排得如何?”
郭嘉道:“主公放心,屬下已經派人知會趙郡國和甘陵國,請他們發兵相助。另外,魏郡五萬人馬也已準備停當,只待主公發出訊號,公與便即刻領軍殺入鉅鹿,從背後突襲賊軍。此三路大軍,與我等裡應外合,定能將賊人一舉殲滅!”
張塵沉思片刻,問道:“子龍何時抵達鄴城?”
“如無意外,明日晌午應該便到。”
“子龍返回鄴城後,令其領一萬人馬,進駐官渡!”
“官渡?”郭嘉奇道,“主公這是何意?”
張塵道:“黑山軍起於太行、東郡一帶,我料張燕不會不留後手。萬一他另外安排了一支奇兵,趁我軍在癭陶交戰之時,突襲我軍後方,則大為不妙,有子龍將軍扼守官渡,方才萬無一失。”
郭嘉聽罷,不由連聲讚道:“主公遠見,屬下不如也。”
張塵眼眸中閃過一道精光:“這一次,我定要將黃巾與黑山徹底剿滅,永除後患!”
又過了半個多時辰,士卒來報,十萬賊軍已在南門外列陣。
經過了上一次的失敗,張燕並沒有選擇圍攻癭陶,而是集中全部兵力攻打南門,旨在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擊破城門,攻佔癭陶。
而這一切,恰在張塵的預料之中。
南門城樓之上,數千軍士林立,盡是先登營和弩兵營,人人手上都是最新打造而成的淵弩,一發十矢!
不單如此,城樓上也早已經備好了守城專用的滾木、礌石、火油等物。
一切皆已齊備,只缺張燕入甕了。
張塵聽罷士卒的奏報,微微睜眼,露出一絲微笑:“去南門。”
南門外,十萬大軍整齊列陣,張燕一身鐵甲,手持一柄長刀,背後還揹著一對雙刀,端坐在馬背上,仰望著面前的癭陶城樓。
數月前,就是在這裡, 五萬黑山軍兵敗如山倒,就連自己的結拜大哥張牛角也被張塵一箭射殺。
想到這,張燕的眼中就不由得冒出火來。
張塵,時過境遷,待我取了癭陶,再慢慢和你算這筆賬!
張燕促馬上前,指向城樓,大聲喝道。
“城上的人聽著,吾乃黑山主帥張燕,今率十萬大軍到此,識相的速開城門,不然,待我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哈哈哈哈!張燕,汝乃敗軍之將,何敢稱雄?睜開你的狗眼瞧瞧,可還認得本將軍嗎!”
張燕定睛一看,不由瞳孔緊縮,怒從心起。
此人正是麴義!
當日,正是他親率八百先登死士,攻打自己負責的西門。結果一番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