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鐵索寒光(第1/1 頁)
二郎山隧道口的杜鵑花開得驚心動魄,趙康把車停在觀景臺時,山風正卷著花瓣掠過車窗。系統介面彈出橙紅色提示框:「瀘定橋簽到任務:收集三種紅軍長征故事,獎勵:大渡河漂流優先預約權」
他在景區紀念品店買了本《飛奪瀘定橋口述史》,剛翻開扉頁,書頁夾層突然飄落張泛黃的信箋——竟是1935年紅四團戰士的日記殘頁。系統立即響起提示音:「歷史碎片收集(1\/3)」
\"小夥子要坐滑索嗎?\"戴八角帽的講解員指著橫跨大渡河的鋼纜,\"當年紅軍就是在這片天險...\"趙康擺手謝絕,目光卻被對岸山崖的鑿痕吸引。那些深淺不一的凹坑排列成特殊序列,竟與系統獎勵的航拍路線圖示記點重合。
踩著鐵索橋晃動的木板,趙康的手機在衣袋裡持續震動。每走十三步,系統就推送條歷史定位:「1935年5月29日,此處有22勇士匍匐前進」。當他舉起相機拍攝奔騰的河水時,取景框突然鎖定對岸碉堡遺址,自動生成AR復原影像——虛擬的機槍火力點與現實的野花叢重疊,讓人恍若隔世。
\"能幫我們拍張合影嗎?\"穿紅軍服的大學生團體遞來相機。趙康按下快門的剎那,鏡頭捕捉到領頭學生背後的奇異光暈——那位置正是當年突擊隊長的衝鋒路線。照片傳回時,系統提示:「口述史收集(2\/3)」
在橋頭涼粉攤歇腳時,老闆娘舀辣子的動作忽然停頓:\"我爺爺說,那天夜裡火把映得河水像血...\"她指著對岸某塊岩石,\"有個小戰士中彈掉下去前,把乾糧袋甩到石縫裡。\"趙康的瞳孔微微收縮,系統地圖上對應位置正閃著紅光。
「隱藏任務觸發:尋找紅軍遺物」
趙康租了套溯溪裝備,在導遊不解的目光中攀下懸崖。大渡河水在腳下咆哮,巖縫裡的乾糧袋已與苔蘚共生,但扯開的破口處仍能辨認出\"紅四團\"番號。當他用鑷子夾出半塊黑如焦炭的窩頭時,懷裡的日記殘頁突然滲出墨跡,顯現出新的文字:
\"5月29日,我把最後半塊蕎麥餅留給後續部隊...\"
「歷史碎片收集(3\/3)」
「瀘定橋簽到完成,獎勵發放中...」
傍晚的漂流基地,趙康穿上系統提供的定製救生衣。當橡皮艇衝進白水灘時,運動相機自動開啟多機位拍攝模式。在連續三個S型彎道處,他忽然想起紅軍當年泅渡的路線——此刻自己正以另一種方式征服同一條激流。
\"抓緊!\"嚮導的吼聲被浪濤吞沒。趙康在船身傾斜45度時,瞥見東岸峭壁上的野山羊群。漂流杖突然傳來震動,系統介面在水霧中浮現:「實時水文資料已同步,建議右轉避開暗礁」
靠岸後,管理員盯著他毫髮無損的橡皮艇直咂舌:\"這運氣能去買彩票了。\"只有趙康知道,救生衣內襯的溫度調節模組剛幫他扛過了刺骨河水,而漂流杖尖端的聲吶裝置提前探明瞭所有危險區域。
回程路上,他在服務區遇見個賣核桃的老人。竹筐最底層壓著本《康定情歌集》,其中某頁夾著張1982年的漂流票根——正是趙康父親年輕時參加首漂活動的紀念品。系統提示音輕輕響起:「親子傳承認證,獎勵升級為家庭漂流套票」
暮色中的瀘定橋亮起暖黃燈光,趙康坐在客棧陽臺上整理素材。航拍器傳回的畫面裡,大渡河像條閃光的綬帶佩在山間。當他匯出紅軍遺物照片時,發現窩頭碎屑在顯微鏡頭下呈現規則晶體結構——這或許是戰士們摻了觀音土的鐵證。
手機突然收到母親的資訊:\"你爸翻出當年漂流的老照片,說要和你比比誰拍的浪花好看。\"附件裡是張泛黃的合影,年輕父親身後的礁石群,正是趙康今天避開的那些險灘。
臨睡前,系統更新了明日任務:「折多山埡口簽到:拍攝十張不同角度的經幡群,獎勵:藏式唐卡繪製體驗」。趙康給相機換上長焦鏡頭,月光從窗欞斜照進來,在床頭的《川藏線攝影指南》封皮上投下鐵索橋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