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蓉城巷陌(第1/1 頁)
錦裡古街的晨霧裹著椒鹽酥香,林夏的羊皮靴踏過溼潤的青石板。她忽然停在武侯祠側門的糖畫攤前,指尖輕點轉盤上的銅龍:\"要只踏雲的貔貅。\"老藝人手腕翻轉間,金黃的糖絲在青石板上蜿蜒,竟勾勒出三星堆青銅獸面的輪廓。
「非遺技藝簽到(1\/5)」
趙康舉起系統獎勵的微距鏡頭,糖絲冷卻時的爆裂聲在收聲器裡化作編鐘清音。林夏將糖畫對準晨光,琥珀色的獸眼突然映出對面茶館的楹聯——\"杯中日月長\"的\"月\"字缺了一橫。
\"老陳頭又在打啞謎了。\"她拽著趙康鑽進茶館,驚飛了樑上燕。褪色的戲單在穿堂風裡翻動,某張1958年的茶票背面,褪色墨跡正指向櫃頂的紫砂壺。
「隱藏任務觸發:修復茶聯」
穿灰布褂的老掌櫃眯眼打量二人:\"要補這對聯,得用三樣水——府南河晨露、青城山雪泉、蒙頂茶露。\"林夏的電子念珠突然投射出成都水系圖,三個取水點恰好構成等邊三角形。
\"你去採青城山的雪。\"她將保溫瓶拋給趙康,自己已撐開油紙傘走向府南河。傘骨上的北斗七星裝飾在細雨中泛著微光,與系統地圖的導航標記悄然重疊。
青城後山的雪線旁,趙康的登山杖驚起雲雀。當他俯身舀取巖縫間的雪水時,冰面突然映出林夏在錦江畔的身影——她正踮腳收集垂柳上的晨露,藏青旗袍的下襬掃過石欄青苔。
「雙線任務同步率92%,獎勵:心意相通技能(臨時)」
正午的茶館天井灑下光斑,林夏將三色水注入松煙墨。趙康握筆的手被她輕輕包裹,狼毫在楹聯缺口處遊走時,墨跡竟滲出淡淡的蒙頂茶香。最後一筆落成時,櫃頂紫砂壺突然自鳴,壺嘴騰起的熱氣在空中凝成古琴譜。
「茶聯修復完成,獎勵:蜀派古琴體驗課」
暮色漫過琴臺路時,林夏正在試音。她的指甲纏著銀甲,撥動絲絃的剎那,簷角銅鈴應和出泛音。趙康的鏡頭記錄下這一幕:穿月白旗袍的女子與晚唐制式的古琴,背景裡外賣騎手的車燈如流星劃過。
\"這是《流水》的變調。\"她忽然按住震顫的弦,\"當年司馬相如在此彈奏時,卓文君的妝鏡正映著同樣的月光。\"系統介面突然浮現古琴三維模型,那些曾以為是斷紋的痕跡,實則是微雕的錦江航道圖。
「音律破譯成功,獎勵:夜航錦江特別通行證」
九眼橋的霓虹倒映在墨色江面,林夏倚著烏篷船篷數河燈。當趙康解開纜繩時,她忽然將某盞蓮花燈推入江中:\"裡面有我修復的《華陽國志》殘頁。\"暖黃燭光裡,宣紙上的蟲洞恰好拼出都江堰的魚嘴形狀。
「河燈祝福收集(56\/99)」
船過合江亭時,林夏的銀鐲突然發出蜂鳴。她撩開簾布,對岸金融城的燈光秀正組成青銅神樹的投影。趙康的手機同步震動,系統推送出明日的暴雨預警——附帶的簽到座標竟是林夏老宅所在的梨花巷。
\"這房子空了二十年。\"她掏出銅鑰匙,鎖孔裡積灰簌簌而落。推門的吱呀聲驚動梁間燕巢,塵埃在晨光中起舞,露出牆上密密麻麻的考古手稿。趙康的指尖撫過某張三星堆發掘現場的照片,少年林夏在探方邊的身影與現在重疊。
「記憶回溯功能啟用,獎勵:家族秘檔查閱權」
閣樓的樟木箱裡,泛黃的日記本正靜靜等待。林夏祖父的鋼筆字在黴味中甦醒:\"1986年7月18日,三號祭祀坑出土金杖時,聽到孩童笑聲...\"她忽然攥緊趙康的袖口,腕間念珠投影出金杖紋樣——正是兩人在三星堆拓印的那支。
暴雨突至時,老宅的雨漏奏起編磬清音。林夏在八仙桌上鋪開熱辣的冒菜,忽然將一片毛肚涮進趙康碗裡:\"當年爺爺常說,考古就像涮火鍋——要在混沌中打撈真相。\"紅油順著瓷碗紋路蔓延,恰好勾勒出明日任務的座標:安仁古鎮的民國公館。
夜雨漸歇時,林夏在雕花床上和衣而眠。趙康輕手輕腳替她掖好被角,月光從氣窗斜斜切入,照見梳妝檯玻璃下壓著的機票存根——目的地皆是系統指引過的城市,最早的日期竟是他被裁員前三天。
簷角最後一滴雨落下時,系統彈出特別提示:「羈絆值突破閾值,解鎖終極任務:尋找旅行的意義」。晨光中的梨花巷傳來豆花擔子的吆喝,林夏的睫毛在光暈中輕顫,唇角還噙著半句未盡的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