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哈市遊覽(第2/3 頁)
注意赫爾茲。赫爾茲有些彆扭的偷看張翔和玄九,只是當張翔看過來時,又立馬扭過頭,裝作不在意。
由於在山谷耽擱了許久,玄組的孩子們臨時改變行程,今天直奔松花江,以及教堂這些重要景點。
這幾處地方,都是有名的歷史遺留建築,據說,在當年靈氣還沒復甦前,都是旅遊必去景點。
為了一路上能更多遊覽,孩子們選擇從中央大街走過去。
中央大街的兩側是一排排的商店,雖然經歷了歷史的各種變遷,很多店面因此關門大吉,但又有不少商店開門迎客。如今這條街繁盛不亞於靈氣復甦前,而且一路上所出售的除了美食,歷史文物,還有不少自古流傳的手工藝品,修煉資源等。
,!
孩子們在這裡吃吃逛逛,有些意猶未盡,流連忘返。但自古任何好事都有盡時,路總要走到盡頭。在大家不知不覺,說說笑笑間,走出了中央大街。然後再拐個彎,穿過幾條街,就來到那座聞名遐邇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看著典型的大羅國建築風格,孩子們既好奇又興奮。一個個嘰嘰喳喳,不停驚歎出聲。
很快,有著一位身穿黑袍脖戴十字架的中年人上前,他先和藹的對著大家快速做了一個他們的傳統手勢行禮,然後才用蹩腳的大夏國語說道:“各位大夏國人,我是尤曼神父,這裡的主事。請見諒,這裡是我大羅國的聖地。請保持安靜就好。多謝。”
玄九點頭,轉身告誡大家要尊重他國文化。
說話的同時,玄九看了一眼赫爾茲,就見他依然彆扭的彆著頭,不聲不響的站著。
玄九覺得有些好笑,他可是看到,赫爾茲一路走來,又是錄影,又是拍照,還買了不少吃的,自己一口沒吃,全放空間袋裡了。想幹嘛,再明顯不過。
這孩子……
他也不再多言語,帶著大家繼續向著教堂裡走去。那位尤曼神父也並未離開,而是很主動的跟著大家,一路上各種解說,充當起了臨時導遊。
那綠色的洋蔥頭大穹頂,那些壁畫背後的故事,以及教堂原本是東正教的教堂,又如何在大羅國成立後改變等等一系列歷史,在這位雖然大夏國語聽著有些彆扭,但侃侃而談的神父解說下,無論是孩子們還是大人們都對這座教堂,以及整個大羅國曆史,宗教歷史都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玄九一點點走到了隊伍的最後,聽著這位神父的話,心中是無限感嘆,西方傳教士的嘴真不是蓋的,和印國和尚有的一拼。
這就是為什麼大夏國修仙文明比任何國家都傳承悠遠,卻沒怎麼走出國門,甚至一度在國內都差點斷了傳承。而那些外來的和尚,無論是大羅國的神父,還是小地方的印國和尚都能跑進大夏國留下道統傳承,還曾一度發揚光大。
這雖然和當時的歷史環境有關,但說白了,不也和自古以來的習俗分不開嗎?
人家是生怕沒人知道,拼命宣傳。而我們呢,是生怕有人知道,當年那些自古傳承的宗門,誰家不是把自己的傳承捂的緊,生怕被偷學了去,制定者各種嚴苛的規則,甚至不惜用靈魂禁制等手段保護自家傳承不外洩。真難為他們了,也難怪到後來,靈氣逐漸枯竭後,傳承一度差點斷絕,不是後來幾次歷史事件,又恰逢靈氣復甦,大夏國自古的這一傳承,很可能就這麼沒了。
又在這裡遊覽一番,在指定地點拍照留影后,大家告別神父,前往松花江畔。
大家一路沿著街道緩步而出,向著松花江畔前行。沿途的風似帶著歷史的低語,輕拂臉龐。
不多時,壯闊的松花江映入眼簾。江水悠悠流淌,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似無數碎金在水面跳躍。一艘遊輪緩緩開過,這是一艘帆船,一如既往的大夏國獨有的造型,雖是遊輪,卻也帶著一身古韻。船身劃破江水,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水紋,那船彷彿是從古老歲月駛來的使者,承載著過去的故事。江對岸,山巒起伏,與藍天相接。岸邊的垂柳依依,像是對江水訴說著眷戀。江畔行人或漫步或靜坐,都沉醉在這迷人的景色中,松花江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孩子們慢步進入這份畫卷,只感覺身心一陣輕鬆,不自覺的,將剛才在教堂的那種壓抑沉悶的感受拋諸於腦後,歡快的在柳樹間穿梭,歡聲笑語。哪怕是那些十八歲的孩子,都跑去了身上那種矜持的“枷鎖”,一起沿著江邊奔跑,笑著玩耍。
只有赫爾茲,一個人沉悶的走在岸邊,一看就是心事重重。
玄九笑著搖頭,快走幾步來到他身邊,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