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都市言情 > 從戰鬥機飛行員到王牌戰將 > 第12章 有人順拐

第12章 有人順拐(第1/2 頁)

目錄
最新都市言情小說: 悸動的心跳勝過千言萬語送錯情書後高冷王爺變翹嘴身為道士卻怕鬼,這事兒你敢信當我成了玉藻前在填補世界設定盲霧救下滅宗兇手之後四合院,眾禽的幸福生活誰說蘇格蘭不會蜂蜜陷阱幹掉那個主角!男人女人的一千個故事老實人被前男友的Alpha弟弟盯上了餘額十塊但網購0.001折陰暗普女不能是萬人迷嗎我和王爺互相演戲農民小神醫晚夏黑童話:從融合詞條開始成神傲嬌妖王被我欺負哭了趕海捕魚:別人幹一天我一網爆倉做兄弟在心中[快穿]

距離開學已經很近了,開學典禮上,學校要組織十幾個學員隊進行閱兵,要對分列式進行評比並頒獎。

各學員隊都在組織合練,二隊更是當仁不讓,志在拿第一。他們一班更是加班加點的練,兩條揹包繩拉直,上面是手的高度,下面是腳的高度。踢腿,擺臂,一步一動、一步兩動,在外面練,在俱樂部練,在宿舍練,就是不停地練。

一班的人員也做了個別調換,調上來一個周駿安徽淮北的,一個黃寧因為出生在遼寧,所以叫黃寧是山西運城人,還有一個王平是山西大同的,這三人就王平內向一點,剩下兩個看眼神都很機靈也很外向。這人員一調換,劉暢怎麼感覺一班好像把全隊的調皮蛋都集中過來了。劉暢當時的感覺日後得到驗證。

這天剛訓練完回到宿舍,就聽到響起電鈴聲,汪區隊長喊:“各班班長過來領津貼”。呵呵,哨子改電鈴了,這是進化到電氣時代了。班裡的“民兵”們催劉暢,班長快去領津貼,劉暢還想著火車上有人說,他們會有一百多的工資,這是頭一次發呀,怎麼這裡管工資叫津貼?趕忙喜滋滋的跑過去,照例,一班第一個領,劉暢問汪區隊長:“每人多少錢”?“每人每月十三元”!什麼?十三元?這和的心理預期相差可太大了?這t哪是一百多元呀,這是一百三十大毛呀!把津貼給大家領回去,其他人好像都挺高興,就劉暢在火車上聽到幾個“民兵”的瞎忽悠,期望值有點過了。哎,回到現實吧,我的吉他、我的衣服只能再見了。

佇列訓練開始合練了,他們是十二乘十的方隊,第一排是一班的全體,最右側的都是大個,也就是每排排頭兵,動作不規範的都放在後幾排。二班湖北的李一盛,平時動作就有點不協調,齊步走訓練,跟班裡的人一起走時還勉強不錯,可是一合練,人一多,這傢伙就順拐,腳步跟大家一樣整齊,就是擺臂跟別人不一樣,左腳左手,右腳右手,走的還相當順,不注意看,只是感覺他走步哪裡不對勁,真不知道是順拐。李區隊長教他墊步改過來,這也是個神人,他墊完步,腳步還是跟大家一樣整齊,可是擺臂還是順的,區隊長說:“李一盛,再墊步”。又墊了一步,奇怪了,腳步還和我們一樣沒有錯也沒有亂,可是擺臂還是順的,這把區隊長都搞無奈了。不能讓他一人把整個方隊攪亂了,區隊長喊:“李一盛,出列”。李一盛出來了,區隊長說:“你在後面跟著方隊走"嗨,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這傢伙居然走的很正常,也不順拐了,挺胸抬頭,雄赳赳氣昂昂的,動作還整的挺標準的。區隊長為他反覆訓練了好幾次,都是一個樣子。區隊長也不會了,找楊隊長幫忙。楊隊長讓他利用業餘時間單獨訓練,幾天下來試了幾次還是進隊伍就順,出來就好。楊隊長也投降了,沒見過這樣的。“算了,讓他值班吧,不用參加閱兵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合練,他們的分列式有模有樣了,操場上也在迴圈播放分列式軍樂。各學員隊都在練習踩樂,行進中只有音樂和指甲輕擦褲縫的“唰唰”聲,聽著整齊的聲音真有些小激動。他們距離一個兵,又進了一步。

晚飯後正趴在桌子上寫信,電鈴又響了,楊隊長喊到:“班長來一下”。收起信紙,出來看到隊長站在儲藏室門口,與二班長一起跑步趕到。

隊長說:"你們基本上具備了一個兵的素質,可以給你們發肩章領章和帽徽了,我先給你們講一下怎麼安軍兵種符號,怎麼縫領章“。十個班長臉上都充滿了笑意,認真的學著,並不斷的提出疑問,都明白了後,趕緊拿著全班的肩章領章帽徽還有兵種符號返回班裡,馬上分發給大家。認真的教他們怎麼按兵種符合,又親身演示了怎麼縫領章,帽徽就簡單了,對正了擰上去就好。全宿舍的人都在興奮的忙著,一會兒黃文說:“這樣對不對”?一會兒王紅軍說:“我的針誰拿了”?黃寧這小子最快,短袖軍裝上已經縫上了領章,裝上了肩章,帶著大簷帽正臭美呢。宋連勇說:“魚頭,快幫我縫一下領章”。有人會問:“魚頭是誰”?這裡說一下,因為黃寧的膚色比較黑,個子一米七,滑不溜秋的,活像一條黑魚,所以大夥就送他一個“魚頭”的雅號。等所有人都穿上帶肩章領章的短袖軍裝,再戴上大簷帽後,感覺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好像真的有“兵”的味道了。看來以後不能再叫他們“民兵”了,他們已經不是“民兵"了,他們是正規軍了。

第二天早上吃飯前,就有人迫不及待的問,是不是穿短袖軍裝?都想彰顯一下個人的風采。得到的答覆是:著白襯衣。大家都悻悻的放下軍裝。

早飯回來,看到通知板上寫著:上午佇列訓練,

目錄
領主:山河淪陷,我重拾舊山河首富閨女有點摳芬芳人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