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你在採藥嗎?(第1/2 頁)
接著是蒙恬。
他剛剛初步訓練了八萬名外族僕從軍,雖然這些人目前僅能看懂命令,但他主要還是集中在訓練大秦騎兵上。
“陛下,自河套之地收復以來,已有三萬匹馬可用,一人配三匹馬,即可新組建一萬多騎兵!經過充分訓練,這批騎兵將是精銳中的精銳。
之後臣將重返河套繼續訓練士兵。”
“好!”
嬴政笑道。
秦軍越強,大秦就越穩固!
蒙恬接著彙報:“陛下,騎兵隊伍將會不斷壯大,我們的目標是達到十萬騎。
因此,請允許可調動一名將軍協助我。”
“李信將軍乃大秦最佳騎兵將領,請求陛下在李信班師後,派他一同前往河套進行訓練。”
扶余和箕子王朝已經被平定,他們的軍隊正陸續返回咸陽。
雖然蒙恬作為太尉統領全
**
事,但李信作為中尉仍掌管拱衛咸陽的重要職責,故需皇帝批准。
嬴政當然不可能不同意:“准奏!”
李信已然破除了過去的傲慢和驕狂,完全具備了一位大軍統帥的能力,堪當重任。
這樣的名將正是秦軍所需。
年輕將領如任囂、王離、趙佗等人將來也將在戰場上發光發亮!若需要更多力量,還有王翦在旁備用。
即便他年紀大了不再參戰,尚有兒子王賁可挑大樑。
蒙恬坐下後,馮去疾上前。
“陛下,箕子王朝已被征服。
因其原是中原血脈,建議置郡縣予以管理。”
“此外,扶余以東有肅慎族,他們對中原心懷歸順之心,可以立郡並派遣官吏進行教化。”
嬴政點頭。
關於箕子王朝和肅慎的事情,他已經知曉。
馮去疾補充道:“臣建議,在遼東郡之東設立玄菟郡以安肅慎。
將箕子王朝領地及其居民劃分為兩個郡:一個稱為樂浪郡,一個叫臨屯郡。”
張落在一旁聆聽,心中充滿感慨——歷史上漢朝的四郡(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現下只差真番郡未設立了。
嬴政掃視著馮去疾遞上的文書,輕聲說道:“就這樣定了吧,不過那邊剛剛新徵,暫時駐紮三萬秦軍,以為威懾。”
“至於教化之事,就交給你了,淳于越。”
淳于越立刻站出來,一臉的激動與自豪,“微臣願意率領儒家門徒前往,以行教化之責!”
嬴政淡淡笑了笑:“廷尉府也需要派代表過去,要儒法結合。
蒙毅,你就負責這件事。”
蒙毅連忙應命。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張落身上。
他負責的是東北平原的田地開發。
張落捧著手中的檔案,向前邁了幾步,說:“陛下,扶余和箕子王朝的一部分戰俘合計有四十六萬餘人,臣初步計劃開墾六十萬畝的農田。”
他又補充道,“為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關中將會大量製造曲轅犁等農具,同時趙地、燕地也會協助。
戰俘們會先投入到水利工程的修建,或許需將鄭國從楚地調來一段時間指導此事。”
嬴政皺起眉頭:“這麼多人口,耕牛是否充足?”
張落微微一笑,從容回答:“陛下不必擔心,基本足夠。
萬一不夠還有這些人力可用呢。”
淳于越不滿地質問:“張上卿,這些人將來可是大秦的百姓,你的安排失仁缺德。”
張落冷眼掃過對方,平靜回答:“待他們都成了大秦百姓再說這事兒不遲。”
這話出口後,氣氛似乎變得微妙起來。
淳于越也突然覺得自己的語氣有些不合時宜。
其實,東北平原的大規模耕作非一蹴可及,也絕不是一場朝會可以定下的大事。
張落這次僅僅是提出了初期方案。
另外,他在心中盤算著如何在肥沃的黑土上種植一些熱帶作物如占城稻。
離開章臺宮的路上,張落在車上問隨從懸翦:“那把特製的鋤頭帶了嗎?”
因為對占城稻種植地有所期待,他覺得這個好工具必須用上。
懸翦點了點頭確認。
隨後他們來到咸陽外那塊特殊的高地上,在無法開車上去的情況下,懸翦留了下來,看著張落走向他的試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