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第6/7 頁)
不肯憐香惜玉,豈不是太不知趣了?”孤直公則說道:“聖僧乃有道有名之士,行事定然光明磊落,不會做出苟且之事。若是杏仙有意,可讓拂雲叟與十八公為媒,我與凌空子保親,促成這段美好姻緣,豈不是美事一樁?”
三藏聽聞此言,臉色驟變,猛地跳起來高聲喝道:“你們皆是一類邪物,竟用這般手段誘我!當初只應以砥礪之言,談論玄理道法即可;如今卻設下美人局來騙害貧僧,這是何道理!”四老見三藏發怒,一個個都嚇得咬指擔驚,再也不敢多言。那赤身鬼使更是暴躁如雷,大聲說道:“這和尚真是不識好歹!我這姐姐,哪一點不好?她人才出眾,氣質高雅,身姿嬌柔,且不說那女工針指的技藝,單是這一段詩才,也足以與你相配。你為何如此推辭!莫要錯過了這大好姻緣!孤直公所言甚是在理。倘若你執意不肯苟合,待我再去為你主婚。”三藏聽了,大驚失色,任憑他們如何胡言亂語,只是堅決不從。鬼使見狀,又道:“你這和尚,我們好言相勸,你卻不聽。若是我們發起村野之性,將你強行攝去,讓你既做不成和尚,也娶不到老婆,豈不是白白為人一世?”
那長老心如金石,堅定地拒絕了女子的誘惑,絲毫不為所動。他心中暗自思忖:“我的徒弟們不知在何處尋找我呢!”想到此處,他不禁眼眶泛紅,淚水奪眶而出。那女子見狀,賠著笑臉,挨近長老身邊,從翠袖中取出一個蜜合綾汗巾兒,輕柔地為他擦拭淚水,嬌嗔道:“佳客何必如此煩惱。我願與你共度良宵,共享歡樂。”然而,長老卻“咄”的一聲大聲呵斥,猛地跳起身來,轉身就走。那些人見狀,急忙扯住他的衣袖,拖拽著他,喧鬧聲一直持續到天明。
就在此時,忽然聽到遠處傳來呼喊聲:“師父!師父!你在哪裡說話呢?”原來是那孫大聖與八戒、沙僧,他們牽著馬,挑著擔,一夜未曾停歇,穿越荊棘叢林,四處尋找師父的蹤跡。他們恰好經過八百里荊棘嶺西下,聽到了唐僧的呼喊聲,便齊聲回應。那長老奮力掙脫眾人的束縛,衝出房門,大聲喊道:“悟空,我在這裡!快來救我!快來救我!”話音剛落,那四老與鬼使,以及那女子與女童,瞬間化作一陣煙霧,消失得無影無蹤。
須臾之間,八戒和沙僧都來到了三藏身邊,說道:“師父,您怎麼到這裡來了?”三藏緊緊拉住行者,說道:“徒弟們啊,真是辛苦你們了!昨日晚間見到的那個老者,說土地公送齋飯一事,是你大聲喝止要打他,他才把我抬到了這裡。他與我攜手相攙,走進門後,又看到三個老者前來會見我,都說我是‘聖僧’。他們一個個言談清雅,極為擅長吟詩。我與他們相互唱和,不知不覺就到了夜半時分。接著,又有一個美貌女子,手持燈火,也來到這裡會見我,吟誦了一首詩,稱我為‘佳客’。因為看到我的相貌,她想要與我結為配偶,我這才醒悟過來。正當我不答應的時候,又有那些做媒的、保親的、主婚的人前來,我堅決不肯。正想要掙脫離開,與他們吵鬧,沒想到你們就到了。一來天已經亮了,二來還是害怕你們,所以剛才還在拉扯,突然他們就都不見了。”
行者好奇地問道:“師父,你既然和他們談論詩詞,難道沒有詢問他們的名字嗎?”三藏回答說:“我曾經問過他們的名號。那個老者叫做十八公,號勁節;第二個叫孤直公;第三個叫凌空子;第四個叫拂雲叟;那個女子,人們稱她為杏仙。”八戒急切地追問:“這些東西在哪裡?剛才朝哪個方向走了?”三藏指著前方說:“它們離去的方向不知道,但我們談論詩詞的地方離這裡不遠。”
師徒四人一同望去,只見一座陡峭的石崖,崖壁上刻著“木仙庵”三個大字。三藏肯定地說道:“就是這裡。”行者仔細觀察四周,發現原來是一棵巨大的檜樹,一棵古老的柏樹,一棵古老的松樹,一棵古老的竹子。竹子後面有一棵紅色的楓樹。再看向崖壁另一邊,還有一棵年邁的杏樹,兩棵臘梅,兩棵丹桂。行者笑著對大家說:“你們看到妖怪了嗎?”
八戒搖頭道:“不曾見過。”行者說道:“你有所不知,就是這幾株樹木在此成精了。”八戒疑惑地問道:“哥哥是如何得知成精的是這些樹呢?”行者回答道:“那十八公乃是松樹,孤直公是柏樹,凌空子是檜樹,拂雲叟是竹竿,赤身鬼是楓樹,杏仙就是杏樹,而那女童則是丹桂和蠟梅。”八戒聽後,也不管好壞,舉起釘鈀一頓亂打,三五下長嘴連拱帶築,將兩顆蠟梅、丹桂、老杏和楓楊全都打倒在地,果然那樹根下都流淌著鮮血。
三藏趕忙走上前拉住八戒道:“悟能,不可傷害他們!他們雖然成了精怪,但並未傷害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