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2/8 頁)
此時正值河清海晏之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師徒四人牽著馬匹,挑著行李擔子,在這熙熙攘攘的街市上行走了許久,盡情欣賞著這無盡的繁華景象。然而,走著走著,他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家家戶戶的門口竟然都擺放著一個鵝籠。
三藏見狀,心生疑惑,開口問道:“徒弟啊,你們瞧,此處人家為何都要將鵝籠放置在門前呢?這究竟是什麼緣由?”八戒一聽,連忙左顧右盼起來,果然看到道路兩邊盡是排列整齊的鵝籠,而且每個籠子還都用五彩斑斕的綢緞遮掩著。這個貪吃的傢伙不禁咧嘴一笑,說道:“師父,依俺老豬看來,今天想必是個黃道吉日,適宜舉辦婚姻之事或者與人結交朋友。所以這些人家才把鵝籠擺出來行禮呢。”
行者聽後,卻搖了搖頭,反駁道:“八戒,休得胡說八道!哪有家家都在同一天行禮的道理?這裡面必定另有隱情。待我前去檢視一番再說。”說著便準備邁步向前。可三藏擔心徒兒惹出麻煩,急忙伸手拉住他,勸說道:“悟空啊,你切莫衝動行事。你那張猴臉實在有些醜陋嚇人,萬一被別人怪罪下來,豈不是平白無故添了許多事端?”行者嘿嘿一笑,自信滿滿地回答道:“師父放心,我自有辦法應對。只需略施變化之功,便能前去探個究竟。”
好一個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只見他口中唸唸有詞,手指靈活地捻動法訣,緊接著念出一段神秘的咒語。伴隨著咒語聲響起,大聖的身形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眨眼間,他就化作了一隻小巧玲瓏、翅膀透明如薄紗的蜜蜂兒。
這隻蜜蜂展開它那輕盈的雙翅,嗡嗡作響地迅速飛向近處的籠子旁邊。然後,它小心翼翼地從幔布的縫隙處鑽了進去,仔細觀察著籠中的情況。
原來,這籠子裡面坐著的竟然是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兒!大聖心中好奇不已,又連忙飛到第二個籠子跟前檢視,發現裡面同樣是一個小孩兒。就這樣,大聖連續檢視了八九個籠子,無一例外,每個籠子裡關著的都是小孩兒。而且這些孩子全都是男兒身,竟沒有一個女孩子。
有的小孩坐在籠子裡興高采烈地玩耍著手中的玩具,臉上洋溢著純真無邪的笑容;有的則可憐巴巴地坐在裡頭低聲啼哭,淚水順著臉頰滑落;還有的正津津有味地吃著香甜可口的果子,小嘴吧唧吧唧地嚼個不停;更有些已經睏倦不堪,或是倚靠著籠子昏昏睡去,或是乾脆直接坐在那裡打起盹來。
大聖將這一切都盡收眼底之後,便施展法術變回了自己原本的模樣。他快步回到唐僧身邊,向師父彙報所見到的情形:“師父啊,那些籠子裡裝著好些小孩子呢,年紀大點兒的看起來還不滿七歲,而最小的恐怕只有五歲左右。弟子實在想不明白他們為何會被關在這裡。”
唐僧聽了這番話後,不禁眉頭緊皺,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滿是疑惑和擔憂。正在這時,師徒四人忽然轉過街角,看到前方有一座氣勢恢宏的衙門,門上高懸一塊牌匾,上書“金亭館驛”四個大字。
唐長老見狀,面露喜色,開口說道:“徒兒們,咱們暫且先進到這座驛站裡去吧。一來可以向這裡的人打聽一下此地的具體情況;二來也能讓咱們的坐騎好好歇息一番,補充草料飲水;再者天色漸晚,正好在此借宿一晚。”
沙和尚連連點頭稱是:“大師兄說得極是,咱們快快進去吧。”於是乎,師徒四人滿心歡喜地走進了這座驛站。
剛一進門,那些當差的官人們立刻上前迎接,並將此事稟報給了驛丞。驛丞趕忙出來相迎,將眾人接入屋內。大家分賓主落座之後,彼此相互行禮問候。待眾人坐定,驛丞微笑著問道:“敢問長老一行是打從何處而來呀?”
三藏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說道:“貧僧乃是從東土大唐而來,受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經之人。如今行至貴地,按照相關規矩和禮節,應當將通關文書呈交查驗,還望能暫且借用貴處官邸稍作歇息。”那驛丞聞聽此言,趕忙吩咐下人準備香茗,並微笑著回應道:“法師遠道而來,一路辛苦,請先品嚐這杯清茶解解渴。”不一會兒,茶水便已備好端至三藏面前。三藏輕抿一口後,放下茶杯,再次開口問道:“不知今日是否有幸能夠入朝面聖,讓聖上親自查閱我的關文呢?”驛丞略作思考,然後搖了搖頭回答說:“此事恐怕難以辦到啊,法師。今晚肯定不行,您需要等到明天清晨上朝之時才有機會見到皇上並呈上關文。不過今晚就請法師在我們這簡陋的衙門裡安心住宿一晚吧。”說完之後,他立刻轉身去安排各項事宜。沒過多久,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驛丞邀請唐僧師徒四人一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