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5/5 頁)
情,或許可以保住性命。”龍王聽後,拜別先生,含淚離去。
不知不覺中,紅日西沉,太陰星升起。只見煙霧凝聚,山巒呈現出紫色,歸巢的烏鴉也顯得疲憊不堪。遠方的路上,行人紛紛前往旅店投宿。渡頭邊,新雁棲息在沙灘上,銀河清晰可見。更籌聲不斷催促著人們,孤村中的燈火微弱無光。
清風嫋嫋,爐煙繚繞著清道院。在蝴蝶的夢中,人們都消失不見。月光移動,花影爬上了欄杆,星光閃爍。更漏聲不斷變換,不知不覺中,深沉的夜晚已經過去了一半。
這涇河龍王並未返回水府,而是在空中徘徊,一直等到子時前後。他收了雲頭,斂了霧角,徑直來到皇宮門首。
此時,唐王李世民正夢見自己走出宮門,在月光下漫步於花陰之中。忽然,龍王變幻成人形,上前跪拜在地。他口中高呼:“陛下,救我!救我!”太宗驚訝地問道:“你是何人?朕如何救你?”龍王回答道:“陛下乃真龍天子,而臣是業龍。臣因觸犯天條,該由陛下的賢臣人曹官魏徵處斬,故而特來拜求,懇請陛下救我一命!”太宗聽聞,說道:“既然是魏徵處斬,朕可以設法救你。你且放心前去吧。”龍王聽後,滿心歡喜,叩頭謝恩後離去。
卻說那太宗夢醒之後,對此事念念不忘,心中一直牽掛著。轉眼間,已至五鼓三點時分,太宗早早地設朝,聚集了兩班文武官員。
只見那皇宮之中,煙霧繚繞,籠罩著鳳闕,香氣瀰漫,充溢著龍樓。光芒搖曳,丹扆閃耀著動人的光彩;雲彩拂動,翠華流淌著祥瑞的氣息。君臣之間相互契合,猶如堯舜時代一般和諧;禮樂制度威嚴莊重,近似於漢朝和周朝。侍臣們手持宮燈,宮女們輕搖羽扇,雙雙映襯出絢麗的色彩;孔雀屏風,麒麟宮殿,處處閃耀著光芒。山呼萬歲之聲響徹雲霄,華祝千秋之詞不絕於耳。靜鞭三下,響聲清脆,衣冠整齊,眾人朝拜著皇帝。宮花燦爛,散發著陣陣天香;堤柳輕柔,伴隨著悠揚的御樂。珍珠簾、翡翠簾,高高地懸掛著;龍鳳扇、山河扇,穩穩地停留在寶輦之上。文官們英姿颯爽,武將們精神抖擻。御道上區分著高低貴賤,丹墀下列著不同的品階。金章紫綬的官員們乘著三象,象徵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地久天長,千秋萬代。
眾官朝賀完畢,各自分班站立。唐王李世民目光炯炯,逐一從頭審視,只見文官行列中有房玄齡、杜如晦、徐世、許敬宗、王珪等人,武官行列中有馬三寶、段志賢、殷開山、程咬金、劉洪紀、胡敬德、秦叔寶等人,他們一個個儀態威嚴,莊重肅穆。然而,唯獨不見魏徵丞相的身影。
唐王召徐世上殿,說道:“朕昨夜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有一人迎面而來,向我參拜,自稱是涇河龍王,因觸犯天條,將被人曹官魏徵處斬,他懇請我救他一命,朕已經答應了。今日朝堂之上唯獨不見魏徵,這是為何?”徐世回答道:“此夢或許會成真,不久魏徵就會前來上朝,陛下切勿讓他出門。只要過了這一天,便可救下夢中之龍。”唐王聽後大喜,立即傳旨,命當駕官宣魏徵入朝。
卻說魏徵丞相正在府中,夜觀乾象,燃起寶香。忽然,他聽到九霄之上傳來鶴唳之聲,原來是天差仙使捧著玉帝的金旨而來。金旨上寫著,要魏徵在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魏徵謝過天恩,齋戒沐浴後,在府中試慧劍、運元神,因此未能入朝。
當駕官捧著聖旨前來宣召時,魏徵惶恐不安,但又不敢違抗君命,只得匆忙整理衣冠,束好衣帶,隨旨入朝。在御前,他叩頭請罪。唐王出旨道:“赦卿無罪。”此時,諸臣尚未退朝,唐王卻下令捲簾散朝,只留下魏徵。
唐王宣魏徵上金鑾殿,召入便殿,先與他議論安邦之策、定國之謀。將近巳末午初時分,唐王命宮人取來大棋,說道:“朕與賢卿對弈一局。”眾嬪妃隨即取來棋枰,鋪設在御案上。魏徵謝恩後,便與唐王對弈起來。
究竟這局棋的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