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3/6 頁)
是所謂的‘冤家路窄’啊!”國王聽了這話非常生氣,想要處死唐僧師徒四人。
孫悟空雙手合十,高聲喊道:“陛下請先平息怒火,讓我們解釋一下。”國王說:“你們冒犯了國師,國師的話怎麼會有錯呢?”
行者說道:“他聲稱我昨天到城外打死了他的兩個徒弟,但誰能證明呢?我們暫且委屈承認,讓兩個和尚償命,然後釋放另外兩個去取經。他還說我打碎了車輛,放走了囚犯和僧人,這件事也沒有證據,料想不應該死罪,再找一個和尚認罪就行了。他說我毀壞了三清像,擾亂了道觀,這也是誣陷我。”
國王問道:“為何說是誣陷?”行者回答道:“我的僧侶來自東土,剛剛來到這裡,連街道都還不熟悉,怎麼可能在晚上知道他們道觀裡的事情呢?既然留下了小便痕跡,就應該當場抓住,而不是等到現在才指名道姓地害人。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怎麼就能確定是我呢?希望陛下息怒,仔細審查。”那國王原本頭腦混亂,被行者這麼一說,他就猶豫不決了。
正在疑惑的時候,又看到黃門官前來稟報:“陛下,門外有許多鄉村老人等待召見。”
國王聞言問道:“有何事要稟報?”隨即下令宣人進來。使者來到殿前,只見三四十位鄉里老人,恭敬地向國王磕頭道:“陛下,今年春天一直沒有下雨,我們擔心夏天會幹旱,所以特地前來啟奏,請那位國師爺爺祈求一場甘霖,拯救百姓於旱災之中。”國王回答道:“諸位鄉親請先回去吧,馬上就會有雨了。”鄉里老人謝過國王后離去。
國王又對唐僧等人說道:“唐朝的僧人啊,朕敬重道教而貶低佛教,這是為什麼呢?只因當年求雨時,我國的僧人無一能求得一滴雨水;幸好天公降下國師,拯救了蒼生。你們如今遠道而來,卻冒犯了國師,本該立刻治罪;但看在你們初犯的份上,暫且饒恕你們。你們敢與我國師打賭求雨嗎?如果你們能求得一場甘甜的雨水,滋潤萬民,朕便赦免你們的罪行,交換通關文書,放你們西行。但若輸了這場比試,無法求得雨水,那就別怪朕無情,將你們推向刑場處決,以警示眾人。”孫悟空笑著答道:“小和尚也懂得一些求雨的法門。”
國王聽了這話,立刻命令手下打掃好祭臺;同時吩咐:“準備鑾駕,寡人親自登上五鳳樓觀看比賽。”
就在這時,眾多官員簇擁著國王登上高樓,片刻後便穩穩地坐下。而唐三藏則帶著行者、沙僧和八戒,恭敬地站在樓下。三位道士陪著國王一同坐在樓上。沒過多久,一名官員快馬加鞭趕來稟報:“壇場上各種物品都已準備齊全,恭請國師爺爺登壇。”
那虎力大仙站起身來,向國王拱手行禮,然後辭別國王,徑直走下樓梯。行者見狀,連忙上前攔住他,問道:“先生要去哪裡?”大仙回答說:“登壇祈雨。”行者笑著說:“你也太自負了吧,連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僧人都不讓參與。好吧,俗話說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既然如此,先生先去,一定要在國君面前講明。”大仙好奇地問:“講什麼呢?”行者回答道:“我和你都要上壇祈雨,到時候如何分辨這場雨究竟是你的功勞還是我的功勞呢?這樣就無法確定誰的功績更大了。”國王在上面聽到這番話,心中暗自歡喜,心想:“這個小和尚說話倒是有條理。”沙僧聽到這話,則偷偷笑了起來,心裡想著:“不知道還有多少機靈勁兒沒使出來呢!”大仙自信滿滿地說:“不用多說,陛下自然會明白的。”
行者說道:“我雖然知曉你的規矩,但我乃是遠道而來的僧人,此前並未與你相會。若是那時彼此混淆、抵賴,事情便難以辦成。所以,必須講清楚規則,方可行事。”大仙回應道:“登上這法壇,只需看我的令牌訊號即可:一聲令牌響,風便會吹來;二聲響,雲便會湧起;三聲響,雷與閃電將齊聲轟鳴;四聲響,雨就會降臨;五聲響,雲散雨收。”行者聽罷,微笑著說:“妙啊!我這僧人還從未見過如此奇妙的法術,請開始吧,請開始吧!”
大仙一路走得虎虎生威,大步向前,三藏等人跟隨著他,徑直走到了壇門外。他們抬頭望去,只見前方有一座高高的臺子,大約有三丈多高。臺左右插著二十八宿旗號,旗子隨風飄揚,顯得十分威武。頂上放置著一張桌子,桌上有一個香爐,爐中冒出嫋嫋香菸,給人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感覺。兩邊有兩隻燭臺,燭光搖曳,照亮了整個檯面。爐邊靠著一個金牌,上面刻著雷神的名號,金光閃閃,令人心生敬畏。底下有五個大缸,都注滿了清澈的水,水面上漂浮著楊柳枝,彷彿在輕輕舞動。楊柳枝上託著一面鐵牌,牌上書寫著雷霆都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