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1/7 頁)
卻說那國王倚靠在龍床上,淚水如泉湧般流淌,一直哭泣到天色已晚仍不停歇。行者走上前,高聲呼喊道:“你為何如此昏庸混亂!你看那道士的屍骸,一個是虎,一個是鹿,而那羊力則是一隻羚羊。若不相信,撈上骨頭來檢視。世間哪有人會有那樣的骷髏?他們本是成精的山獸,心懷不軌,一同前來加害於你。只因見你氣數還旺盛,不敢輕易下手。倘若再過兩年,你氣數衰敗,他們必定會害了你性命,將你的江山全部佔為己有。幸好我們及早到來,剷除了妖邪,拯救了你的性命。你還在哭什麼!哭什麼!趕緊打發關文,送我們出去。”
國王聽聞此言,方才恍然大悟。那文武百官紛紛上奏道:“死者確實是白鹿、黃虎;油鍋裡果然是羊骨。聖僧之言,不可不聽!”國王說道:“既然如此,感謝聖僧。今日天色已晚,教太師暫且請聖僧前往智淵寺歇息;明日早朝,大開東閣,讓光祿寺安排素淨的筵宴來酬謝聖僧。”隨後,國王果然將他們送至寺裡安歇。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國王便設朝召集眾多官員,傳下旨意:“速速張貼招僧榜文,在四門各路張掛。”隨後,國王大排筵宴,擺駕出朝,前往智淵寺門外,邀請三藏等人一同進入東閣赴宴,此處暫且不表。
且說那些逃脫性命的和尚聽聞有招僧榜文,個個欣喜若狂,紛紛入城尋找孫大聖,以交納毫毛的方式謝恩。長老散了宴,國王換了關文,與皇后嬪妃、兩班文武一同送出朝門。只見那些和尚在道路旁跪拜,口中高呼:“齊天大聖爺爺!我們是沙灘上逃脫性命的僧人。得知爺爺掃除妖孽,救了我們性命,又承蒙國王出榜招僧,特來交納毫毛,叩謝天恩。”行者笑著問道:“你們來了多少人?”和尚們答道:“五百名,一個不少。”
行者將身一抖,收了毫毛,轉身對君臣僧俗人等說道:“這些和尚,實是老孫放了。那車輛也是老孫運轉神通,穿夾脊,捽碎了的。還有那兩個妖道,同樣是老孫將他們打死了。今日滅了這妖邪,才知曉禪門有道啊。從今往後,切不可再胡作非為,亂信妖邪。希望你們能將三教歸一:既要敬僧,也要敬道,還要注重養育人才。如此,我保你江山永固。”國王聽了,感激涕零,趕忙依言行事,隨後送唐僧出城去了。
這一去,師徒四人只為殷勤取經,努力修持,以光大一元。一路上,他們曉行夜住,渴飲飢餐,不知不覺間,春去夏盡,又到了秋光燦爛的時節。
一日,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唐僧勒住馬,問道:“徒弟們,今晚我們在哪裡安身呢?”行者回答道:“師父,出家人就不要說在家人的話了。”三藏不解地問:“在家人怎麼說?出家人又怎麼說?”
行者說道:“在家之人,此時正享受著溫床暖被,懷中抱著孩子,腳後蹬著妻子,自由自在地睡覺;而我們這些出家人,哪裡能夠如此!我們必須要披星戴月,餐風宿水,有路就走,無路才停。”八戒抱怨道:“哥哥,你只知道其一,卻不知道其二。如今這路途多有險峻之處,我挑著這沉重的擔子,實在是難以行走,必須要找個地方,好好睡上一覺,養足精神,明日才能繼續挑擔;不然的話,我非得累倒不可!”行者回答道:“趁著月光,我們再走一程吧,到有人家的地方再休息。”師徒們無奈,只得跟隨行者繼續前行。
又前行了不多時,只聽得滔滔的浪濤聲傳來。八戒驚叫道:“罷了!我們走到盡頭路了!”沙僧也說道:“是有一股水流擋住了去路。”唐僧面露憂色,問道:“那該如何渡過呢?”八戒說道:“讓我來試試,看看水的深淺如何。”三藏趕忙阻攔道:“悟能,你不要亂講。水的深淺,怎能輕易嘗試呢?”八戒卻不以為意,說道:“找一個鵝卵石,拋到水中。如果濺起水泡,那就是淺;如果咕咚咕咚地沉下去,發出聲響,那就是深。”
行者點頭道:“你去試試看吧。”那呆子便在路旁摸索了一塊頑石,朝著水中用力拋去,只聽得咕咚咕咚的聲音響起,水面泛起陣陣魚津,石頭迅速沉下水底。八戒見狀,連忙說道:“深,深,深!去不得!”唐僧又問道:“你雖然試出了深淺,卻不知這水流有多寬闊。”八戒撓了撓頭,說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不知道。”行者說道:“等我去看看。”說罷,好大聖一個筋斗雲,躍上空中,定睛觀看。
只見那水流:波光粼粼,月光映照其中,浩浩蕩蕩,水影浮於天際。靈動的水流彷彿能吞沒華山,綿長的江河貫穿了無數山川。千層洶湧的浪濤翻滾著,萬疊險峻的波濤跌宕起伏。岸口沒有漁火閃爍,沙頭卻有鷺鳥棲息。放眼望去,茫茫一片,好似大海一般,無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