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6 頁)
到天亮。三藏埋怨道:“這個猴頭,真是害死我了!就因為你那張嘴,連累我一夜都沒睡好!”行者笑著說:“師父,您別隻顧著埋怨了。天色已經亮了,您就在這路邊的樹林裡休息一會兒,養養精神再走吧。”長老無奈,只得下馬,倚著松根權當禪床坐下。沙僧放下擔子,也在一旁打盹。八戒則找了塊石頭,當作枕頭,呼呼大睡起來。只有孫大聖,似乎精力格外充沛,他跳上樹枝,扳著樹枝玩耍起來。四眾就這樣在樹林中歇息,暫且不提。
卻說那鎮元大仙,在元始宮參加完聚會後,帶領著眾小仙離開兜率宮,徑直下了瑤天,踏著祥雲,早早地來到了萬壽山五莊觀門前。他抬眼一看,只見觀門大開,地上乾淨整潔。大仙心中暗喜:“清風、明月這兩個徒兒,倒也中用。平日裡日上三竿,他們還在睡覺;今日我不在觀中,他們倒肯早起,開門掃地。”眾小仙也都紛紛稱讚。大仙和眾小仙走進殿內,卻發現香火全無,一個人影也沒有,更不見明月、清風的蹤影。眾小仙疑惑地說:“他們兩個難道是因為我們不在,就趁機拐了東西逃走了?”
大仙聽聞此事,不禁皺起眉頭,怒喝道:“豈有此理!修仙之人,怎敢有如此壞心之事!想必是昨晚忘記關門,就去睡了,今早還未醒呢。”說罷,眾仙便一同前往他的房門檢視。
只見房門緊閉,屋內傳出陣陣鼾聲,眾人在外邊敲門喊叫,卻始終無人應答。無奈之下,眾仙只好撬開門板,將他從床上扯了下來。然而,即便如此,他依舊沉睡不醒。
大仙見狀,不禁搖頭苦笑:“好個仙童啊!成仙之人,神滿不思睡,怎會如此睏倦?莫不是有人暗中作弄於他?快取水來。”一名仙童急忙取來半盞清水,遞與大仙。
大仙接過水,口中唸唸有詞,隨後將水噴在他的臉上。片刻之後,他終於緩緩睜開雙眼,解了睡魔。
二人如夢初醒,揉了揉眼睛,抬頭一看,這才發現面前站著的正是仙師與世同君以及其他仙友。清風和明月頓時驚慌失措,連忙跪地叩頭,哭訴道:“師父啊!你的故人,原來是‘東來的和尚——一夥強盜’,他們十分兇狠!”
大仙聽後,微微一笑,安慰道:“莫要驚恐,慢慢說來。”
清風悲痛地說道:“師父啊,當日與您分別後不久,果然有個來自東土大唐的唐僧,一行共有四個和尚,加上一匹馬,總共五口。弟子謹遵師命,詢問他們的來歷後,便將人參果取了兩個奉上。然而,那長老肉眼凡胎,愚昧無知,竟不識我們仙家的寶貝。他說那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堅決不肯吃,弟子們只好各自吃了一個。沒想到他的手下有三個徒弟,其中一個姓孫的,名叫悟空行者,竟先偷了四個果子吃了。弟子們向他理論,說了幾句實話,他卻不容分說,暗中施展了出神入化的手段——真是苦不堪言啊!……”說到此處,二童子忍不住淚水漣漣,腮邊掛滿了淚珠。
眾仙問道:“那和尚打你們了?”明月答道:“不曾打我們,只是把我們的人參樹給打倒了。”大仙聽聞此言,不僅沒有惱怒,反而說道:“莫哭,莫哭,你們有所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曾經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他打倒了寶樹,你們可認得那些和尚?”清風回答道:“都認得。”大仙說道:“既然認得,都跟我來吧。眾徒弟們,都收拾好刑具,等我回來打他。”眾仙領命而去。
大仙與明月、清風一同施展祥光之術,朝著三藏的方向疾馳而去。眨眼之間,他們便跨越了千里之遙。大仙在雲端之上向西眺望,卻不見唐僧的身影;當他轉頭向東看去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多趕了九百多里路。原來,那長老一夜之間馬不停蹄,僅僅行了一百二十里路;而大仙的雲頭一縱,便輕鬆地趕過了九百多里。
仙童說道:“師父,那路旁樹下坐著的正是唐僧。”大仙回應道:“我已經看到了。你們兩個先回去準備好繩索,等我親自去捉拿他。”清風和明月領命後,先行返回洞府。
那大仙按下雲頭,搖身一變,化作了一個行腳全真。只見他身穿一件百衲袍,繫著一條呂公絛。手中搖動著麈尾,輕輕敲擊著漁鼓。他腳蹬三耳草鞋,頭上包裹著九陽巾子。衣袖隨風飄動,口中吟唱著月兒高的曲調。
那鎮元大仙徑直來到樹下,對著唐僧高聲叫道:“長老,貧道起手了。”那長老趕忙匆忙答禮道:“失瞻,失瞻!”大仙問道:“長老是從哪方而來的?為何在這途中打坐?”三藏回答道:“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之人。路過此間,暫且權作一歇。”大仙佯裝驚訝地問道:“長老從東邊而來,可曾在這荒山中經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