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第1/6 頁)
卻說孫行者按下雲頭,來到師父面前,將菩薩借來童子以及老君收走寶貝的事情詳細告訴了他。三藏連連道謝,從此徹底放下心來,一心一意,懷著無比的虔誠,決心不惜性命也要向西天取經。師徒四人收拾好行李,準備再次上路。三藏跨上馬鞍,豬八戒挑起擔子,沙和尚牽著馬韁繩,孫行者手握金箍棒,在前面劈開道路,帶領大家徑直向山下走去。一路上風餐露宿,披星戴月,吃盡苦頭。師徒們這樣行了許久,前方又有一座高山擋住了去路。
三藏騎在馬上高聲喊道:“徒弟們啊!你們看這裡山勢險峻,一定要小心謹慎,恐怕又會有妖魔鬼怪出沒。”行者回答道:“師父不要胡思亂想,只要保持內心平靜,精神集中,就不會有事。”三藏嘆氣道:“徒弟呀,這西天取經之路真是艱難險阻重重。我還記得離開長安城的時候,一路上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已經過去了四五年時間,為什麼還是到不了西天呢?”
行者聽聞八戒所言,不禁呵呵笑了起來:“別急,別急,咱們連門都還沒出呢!”八戒一臉狐疑地說:“哥哥可別撒謊。世間哪會有這麼大的門?”行者自信滿滿地回答:“兄弟,咱們現在還在堂屋裡打轉呢!”沙僧也笑著調侃:“師兄,少吹點牛嚇唬我。哪裡有這麼大的堂屋,就算有也找不到這麼大的過樑啊。”行者卻不以為然地說:“兄弟,如果按老孫我的看法,那就是以青天作為屋頂的瓦片,將日月當作窗戶的欞子;用四山五嶽作為房屋的樑柱,天地彷彿就是一個寬敞的大廳!”八戒一聽,趕忙擺手道:“算了,算了!我們還是隨便轉轉就回去吧!”行者嚴肅地說:“別瞎扯,只管跟緊老孫走。”
好一個大聖,橫挑著金箍棒,引領著唐僧,劈開山路,一路向前。那唐僧騎在馬上遠遠地觀望,真是一座壯麗的山景啊!只見:
山頂高聳入雲,彷彿要碰到北斗星;樹梢直插雲霄,好似與天空相連。青煙繚繞的山谷中,不時傳來猿猴的啼叫;翠綠的樹林裡,常常聽到仙鶴的鳴叫。呼嘯的風聲中,山妖站在溪邊,戲弄著砍柴的樵夫;狡猾的狐狸坐在山崖邊,嚇唬著打獵的獵人。這真是座好山!看它四面八方都巍峨壯觀,四周環境險惡。奇形怪狀的松樹像綠色的蓋子一樣盤旋著,枯萎的老樹枝上掛滿了藤蘿。清澈的泉水飛濺而下,寒冷的氣息讓人毛髮發涼;高聳的山峰屹立不倒,清爽的風吹拂著眼眶令人心驚膽戰。時不時能聽到老虎的咆哮聲,也常能聽到鳥兒的鳴叫。麂鹿成群結隊地穿過荊棘,來來往往地跳躍著;獐子結伴尋找食物,前前後後地奔跑著。他們站在草地上,一眼望去沒有其他旅客;走到深深的凹陷處,四周都是兇猛的豺狼。這裡應該不是佛祖修行的地方,而是飛禽走獸的樂園。
卻說那師父戰戰兢兢地走進這座深山之中,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悽慘。他緊緊兜住馬韁,大聲呼喊:“悟空啊!我自從益智登山盟誓,王不留行送我出城。在路上與三稜子相逢,途中又被馬兜鈴催促趕路。我四處尋找山坡和水澗,只為求得一味荊芥;我翻山越嶺,參拜茯苓。我只願能像防己一樣保持自身的純淨,不知何時才能拜謁朝廷呢?”
孫大聖聽到這番話後,不禁呵呵冷笑起來:“師父不必掛念,也不要過於心焦。只要你自己放心前進,就會得到‘功到自然成’的結果。”師徒二人一邊欣賞著山間的景色,一邊隨意漫步前行,不知不覺間,紅日已經漸漸西沉。此時,夜幕降臨,天空中繁星閃爍。
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
八河船隻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
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
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
(十里長亭沒有客人行走,九重天上顯現出燦爛的星辰。八條河流中的船隻都已收起港口,七千個州縣全部關閉了城門。六宮五府的官員回到官府,四海三江的漁民停止垂釣。兩座樓頭傳來陣陣鐘聲和鼓聲,一輪明亮的月亮照亮整個天地。)
那長老端坐在馬上,遠遠望去,只見那山凹之中,樓臺層層疊疊,殿閣重重聳立。三藏不禁說道:“徒弟們,此刻天色已晚,幸而那壁廂有樓閣依稀可見,想必是庵觀寺院,我們不妨都到那裡借宿一宿,明日再繼續前行吧。”行者應聲道:“師父所言極是。莫要著急,待我先去檢視一番,看看情況如何。”說罷,那大聖縱身一躍,跳至空中,定睛仔細觀看,果真是一座山門。但見那:
八字磚牆塗抹著泥紅粉,兩邊門上鑲嵌著金釘。重重疊疊的樓臺隱匿在山嶺之畔,層層疊疊的宮闕隱藏在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