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六十一章 裝修食肆(第1/1 頁)
米粉中,碧綠的汁液緩緩滲入糯米粉中,她反覆揉搓摔打,漸漸將其揉成光滑的麵糰。她忙出了一身汗,一直摔到麵糰充滿韌勁。
她把翠綠麵皮給旁邊圍觀的幾人看:“要到這種程度外皮才軟糯,青團才能好吃。”
眾人在一旁點頭。
目前主流的青團還只是豆沙的,段知微特意多做了些鹹蛋黃、肉鬆、野菜的,鹹甜兩種,任君挑選。
這步段知微就不參與了,讓蒲桃他們學著包,自己則把蒸籠架好,裡頭要鋪上一層溼布,再給青團刷一層薄薄的油。
一個個青團整齊地排列在竹屜上,像極了春日裡新生的嫩芽。
蒸籠裡的水已經沸騰,白色的水汽嫋嫋升起。青團入籠,蓋上竹蓋。漸漸地,一股獨特的香氣從蒸籠縫隙中溢位,混合著艾草的清香和肉鬆的鹹香。
"娘子,好香啊!"蒲桃忍不住湊近蒸籠,深深吸了一口氣。
段知微笑著揭開竹蓋,熱氣撲面而來。蒸熟的青團晶瑩剔透,表皮泛著翡翠般的光澤。她用竹夾夾起一個,輕輕放在青瓷盤中。
咬開青團的瞬間,外皮的軟糯與肉鬆的酥脆形成絕妙的對比。艾草的清香在口中瀰漫,中和了肉鬆的油膩。鹹香的肉鬆在舌尖化開,帶著絲絲甜意,與糯米的清甜完美融合。
蒲桃已經顧不上燙,一連吃了兩個。“娘子,這青團比我吃過的所有青團都好吃!”她含糊不清地說道,嘴角還沾著一點青色麵糰。
這青團剛出籠就大受歡迎。沒想到野菜和肉鬆兩種青團賣得最好,規矩的豆沙反而無人問津。
來食肆訂購的隔壁肉肆的吳娘子道:“這豆沙的吃了多少年了,頭一回吃到這肉鬆的,味道真是妙極了,別清明限定了,我看以後天天賣吧。”
段知微忙得不停手,只好說道:“若是街坊都喜歡,那自然可以天天拿出來賣了。”
忙碌到宵禁前夕,青團被搶購一空,段知微累了一日,往門牙子上一坐,看簷下雨水如柱般落下,阿盤幾人攬下了暮食的活兒,在火房忙得熱火朝天。
一倆做工講究的馬車突然停到段家食肆門口,從車上下來一管事模樣的中年人,他身著藏青色菱形紋瀾袍,看上去當是出自鐘鳴鼎食之家。
他走進食肆,段知微抱歉道:“這位客官,馬上就要宵禁了,我們要打烊了。”
管家對著段知微叉手為禮道:“是肆主吧,我不是來用暮食的,聽聞肆主家做的好糕餅,我家馬上有一場婚禮,須得訂購些喜餅。”
段知微聞言道:“可以啊,您要哪種?”
說著拿過了食肆單子,自那任氏婚禮之後,她也接取了一些街坊成親時用的糕餅,可以算是熟手了:“您看,做一套龍鳳呈祥的喜糕如何?正是春日桃花繁盛之際,喜糕裡包上蜜糖漬桃花,寓意‘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寓意也好,味道也好,您看如何。”
那管事雖然一舉一動都極其有禮,身上穿的也是平民不可及的蘇綢面貌,但他的臉上卻毫無愉悅之色,只苦著臉道:“這位娘子,無需喜糕,您做上一箱青團便可,兩日後我會差人來食肆裡取。”
兩日後便是清明瞭,誰家好人成親用的喜糕是青團啊,段知微腹誹道。
而後她反應過來,不對,誰家好人選清明節成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