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好敷衍,啥也不是(第1/3 頁)
此時,張鑫覺得自己彷彿面對著一個無法收拾的巨大爛攤子,縱使有通天徹地之能恐怕也難以挽救局面於水火之中了。
她毫不猶豫地找了個藉口推脫道:“哎呀,不好意思啊小娟,我這邊手頭上還有好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著處理呢,實在是抽不出空來幫你啦。要不你再好好琢磨琢磨?或者問問別人也行呀。”
被晾在原地的買小娟頓時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
只見她呆若木雞般地佇立在那裡,臉上滿是彷徨無助的神情,嘴巴微微張開想要說些什麼,卻最終還是未能發出一絲聲音,只能默默地低下頭去,保持著長久的沉默不語。
張鑫又覺得心裡過意不去,開口安慰著,“沒事啊,你去問問楊經理,他肯定會給你說。”
買小娟心裡直打鼓,根本就沒膽子去詢問楊國福,但又覺得無所謂,乾脆選擇了擺爛。
只見她心不在焉地隨意擺弄著賬目,胡亂調整一番之後,便打算直接將這些混亂不堪的資料交給王萍萍來做交接。
然而,王萍萍可是個出了名的較真兒、認死理兒的人,豈能容忍買小娟如此敷衍了事!
她緊緊盯著手中的表格和賬套裡的每一個數字,眉頭緊鎖,嚴肅地說道:“你瞧瞧,你自己做的米麵油表和賬套裡的期末數壓根就對不上啊!”
面對王萍萍的質問,買小娟不僅沒有絲毫羞愧之意,反而厚著臉皮辯駁道:“哎呀,大概差不多不就行了唄,為啥非得一模一樣呢?”
聽到這番話,王萍萍簡直哭笑不得,心中暗想:且不論是否從事會計這份職業,即便是任何一份普通的工作,大家也都應該清楚期末數必須保持一致才對啊!
更何況會計可是個要求更為嚴格、嚴謹的職業,對於資料的準確性有著極高的標準和需求。
這還是頭一回,王萍萍毫不留情地當面指出買小娟所做的表格與賬套中的期末數存在差異。
買小娟被說得面紅耳赤,嘴裡嘟囔著:“行吧,那我再瞅瞅。”
可實際上,所謂的“再瞅瞅”不過是她的託詞罷了。
果不其然,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買小娟所謂的重新檢視無非就是繼續隨心所欲地亂調賬目而已。
就這樣,她調來調去,把原本就已經混亂的賬目弄得愈發一塌糊塗……
最後,走投無路的買小娟只得硬著頭皮去找楊國福。
她腳步踉蹌,身體微微顫抖著走到楊國福面前,用帶著幾分恐懼和不安的聲音開口說道:“楊經理,我……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調賬了。我明明已經將期初數成功匯入系統了,可是期末數卻始終無法一致。”
楊國福深知買小娟的工作能力,但還是很不理解,為什麼期初數都已經正確匯入了,期末數卻還是對不上呢?
那麼問題很可能出在每月的出入庫資料上。
於是,他皺起眉頭問道:“那你每個月的出入庫資料能夠核對得上嗎?”
買小娟猶豫了片刻,像是鼓足了勇氣一般回答道:“對不上啊!那個林偉鴻每次拿來入庫單的時候都特別晚,基本上都是到下個月才入庫。但是出庫呢,又在本月就做完了。”
說完這些話後,買小娟偷偷看了一眼楊國福的臉色,心中越發忐忑起來。
楊國福聽後忍不住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向買小娟說了。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他已經明裡暗裡跟買小娟提過許多次了。
如今,他也不再奢求買小娟能夠逐月將資料全部調整準確無誤,只要她每年做一次調賬處理,確保年末的期末數能夠相互匹配就行了。
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操作不可取。但因為公司的餐廳是自負盈虧,都屬於內賬,這會審出來問題也只是公司的審計,所以實際這樣操作了。
-
【外賬也就是企業對外開放的賬,可以接受相關部門的檢查,像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外賬是根據會計制度及稅法規定做的,每張憑證都是真實、合理、合法的發票賬。也有些企業的外賬經過會計的人工靈活處理,少做收入,多做成本與支出,做成假賬,達到少交稅款目的,因為外賬是納稅申報的依據,稅務局是憑此賬來收稅的。所以外賬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
【內賬就是給企業老闆看的賬,它不一定要求會計按照會計制度及稅法規定做的,每張原始憑證不一定是正規的發票。有些企業的內賬是企業的部分賬,就是沒有開發票的收入與支出的賬,像這樣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