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 20 章(第1/1 頁)
時,他們的名字將被高掛商會的名譽榜上,成為商會的初創合夥人。”
“和我一樣的初創合夥人。”徐知薇強調了一遍。
謝若蘭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這個方案比你之前的設想要更加現實。透過大商會的支援,初期資金問題得以解決,並且透過盈利分配機制與名譽回報,能夠吸引更多實力雄厚的商會加入。而那些中小商戶,不需要出資就能獲得資金支援,這個方式能有效降低他們的參與門檻。”
徐知薇點了點頭:“我還將設立一項‘共榮互助’的機制。商會成員之間的資源共享,將不僅僅侷限於資金。在商會內,成員可以透過交換商品、技術和市場資訊來獲取所需資源。商會還將安排定期的商品採購大會和商道聯盟展示活動,為商會成員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謝若蘭微微笑了:“這個方案十分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對於那些中小商號來說,不需要過多的前期投入,只要參與其中,便能享受到商會帶來的種種資源與機會。而且,商會的盈利分配機制也能有效激勵這些商號,促進他們的參與。”
徐知薇的眼中閃爍著光芒:“這不僅僅是商業上的聯盟,更是一場商道生態的重生。我不僅要建立一個互利共贏的商業平臺,還要透過商會影響整個商道的格局……進而……”
“你要左右朝廷政策?”謝若蘭恍若無意的問道。
徐知薇沒有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數日之後,徐知薇坐在“木流光”雅間,輕輕撥動茶盞。自從決定建立“共榮匯”商會以來,商道的風雲似乎在不經意間發生了些許波動。她的名字逐漸傳揚開來,越來越多的商賈和商號開始詢問商會的詳情,然而,真正願意加入的人卻少得可憐。沒有一個有力的商界領袖出面支援,她的商會就如同一顆微弱的火苗,在商道上顯得尤為脆弱。
她清楚,這個商會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要讓更多商戶願意加入,首先要破除他們對商會是否值得信賴的疑慮。在當時的大夏,還並沒有“商會”這樣一種事務,小商人更多是習慣去依附於大商人來取得庇佑,而大商人則與各方官府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如此操作的結果,商人始終掙扎在社會的底層,而一旦政策有變,對於大批商人而言便是滅頂之災。
徐知薇只是一個小姑娘,出身庶女,目前僅擁有一座茶樓與一艘商船,憑什麼來召集大夥參加一個名叫‘共榮匯’的商會?這與市面上常見的騙子又有多大差異?
但徐知薇並不焦慮,她知道,自己的商會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商戶的資金問題,更多的是要為他們帶來一種新的商業生態。她堅定地相信,商道上那些被忽視的中小商戶,正是“共榮匯”能夠拯救的物件。
尤其是……她相信在不久之後機會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