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父子同心(第1/2 頁)
三國:家父潘鳳笑傲天下
第四十二章:父子同心 軍勢初展
潘雲在處理領地內山賊騷擾等事務的同時,心中也時常掛念著父親潘鳳。潘鳳雖未身處前線,但他在後方憑藉著自己的威望與智慧,為潘雲的勢力發展默默助力。
潘鳳為人豪爽正直,在當地頗有名望。他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為潘雲招募了不少人才。這些人才涵蓋各個領域,有擅長兵法謀略的,有精通內政管理的,還有武藝高強的壯士。潘鳳時常對前來投奔的人說:“我兒潘雲,心懷天下,欲結束這亂世紛爭,還百姓太平。諸位若能相助,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潘鳳深知軍隊對於潘雲霸業的重要性,他在後方積極協助籌備糧草、打造兵器。他親自監督工匠們打造兵器,要求每一件兵器都必須堅固耐用。“這些兵器,將來都是要上戰場殺敵的,絕不能有絲毫馬虎!”潘鳳對工匠們說道。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打造出的兵器質量上乘,為潘雲的軍隊提供了堅實的裝備保障。
而潘雲在自己的努力經營以及父親的支援下,軍隊規模逐漸壯大。目前,他擁有一支約五萬人的軍隊。這五萬人的軍隊,分為多個兵種,各有分工,協同作戰能力較強。
其中,步兵是軍隊的主力,約有三萬人。步兵中又細分為重灌步兵和輕裝步兵。重灌步兵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長槍、大盾,主要負責正面防禦和攻堅作戰。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在戰場上能夠組成緊密的方陣,抵禦敵人的衝擊。輕裝步兵則裝備輕便,行動靈活,擅長長途奔襲和騷擾敵軍。他們通常配備短刀、弓弩等武器,在戰鬥中能夠迅速穿插,給予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
騎兵方面,潘雲擁有約八千騎兵。這些騎兵的戰馬大多是從北方精心挑選而來,體型矯健,耐力十足。騎兵們騎術精湛,他們是潘雲軍隊中的精銳力量,具有強大的機動性和衝擊力。在戰場上,騎兵可以迅速迂迴到敵人側翼或後方,發動突襲,打亂敵人的陣型。為了提升騎兵的戰鬥力,潘雲還專門聘請了擅長騎射的將領,教授騎兵們騎射技巧,使他們在馬上能夠準確地射擊敵人。
弓弩兵約有五千人,他們是戰場上的遠端打擊力量。潘雲十分重視弓弩兵的訓練,要求他們能夠熟練使用各種弓弩,並且具備極高的射擊精度。在戰鬥中,弓弩兵可以在遠距離對敵人進行殺傷,為己方創造有利的戰鬥條件。潘雲還組織工匠研發了新型的弩機,這種弩機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大大提升了弓弩兵的作戰能力。
此外,還有兩千人的工兵部隊。工兵們負責修築工事、搭建橋樑、挖掘地道等工程任務。在行軍作戰中,工兵部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能夠迅速搭建起浮橋,讓軍隊順利透過河流;也能在戰場上修築防禦工事,為軍隊提供安全的據點。
潘雲深知,軍隊的戰鬥力不僅僅取決於人數和裝備,更重要的是訓練和管理。因此,他制定了嚴格的訓練制度和軍紀。士兵們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戰術訓練和武器使用訓練。在訓練場上,潘雲經常親自監督士兵們訓練,鼓勵他們刻苦訓練,提升自己的戰鬥技能。
“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你們是我潘雲的軍隊,是保衛領地、實現天下太平的希望!”潘雲對士兵們喊道。
同時,潘雲注重軍隊的紀律。他規定,軍隊必須秋毫無犯,不得騷擾百姓。若有違反軍紀者,嚴懲不貸。在一次行軍途中,一名士兵擅自拿了百姓的一個蘋果,潘雲得知後,立即下令將這名士兵軍法處置。此事在軍中傳開後,士兵們都對軍紀敬畏有加,軍隊在百姓中的聲譽也越來越好。
隨著軍隊的發展壯大,潘雲開始謀劃進一步的軍事行動。然而,曹操的勢力依舊強大,對潘雲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曹操得知潘雲軍隊不斷發展後,心中十分忌憚。
“潘雲這小子,竟敢在我眼皮底下發展勢力。若不盡快剷除,必成大患!”曹操對麾下謀士說道。
曹操與謀士們商議後,決定先派小股部隊對潘雲的領地進行試探性攻擊,摸清潘雲軍隊的實力和部署。
而潘雲這邊,也透過探子得知了曹操的動向。他與徐庶等將領謀士們緊急商討應對之策。
“曹操此次派小股部隊前來,意在試探我們。我們切不可大意,需謹慎應對,讓曹操知道我們的厲害。”潘雲說道。
徐庶點頭道:“公子所言極是。我們可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給曹操的部隊一個迎頭痛擊。”
潘雲採納了徐庶的建議,開始部署兵力。他命令典韋率領重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