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1/2 頁)
這一夜,整個程府被一片肅穆的白色所籠罩。高高的門樓上掛滿了潔白如雪的白帆,隨著夜風輕輕搖曳,彷彿在向世人訴說著主人家的不幸。
寬敞的庭院內已經設立起了莊嚴的靈堂,四周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紙紮祭品和香燭,青煙嫋嫋升起,瀰漫在空中,散發著淡淡的哀傷氣息。
家丁僕人們皆身著縞素,面容悲慼,他們忙碌地穿梭於靈堂之間,按照傳統習俗有條不紊地操辦著喪事。
而程大人的子女們則身披麻衣、頭戴重孝,跪在靈柩前默默地哭泣著,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濺起一朵朵小小的淚花。
翌日 清晨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輕柔地灑在了皇宮的大殿之上。
早朝之時,一名大臣匆匆走上前來,恭敬地向高坐在寶座上的皇帝稟報:“陛下,今早刑部尚書程府派人遞來了訊息,說是程書程大人昨夜突然暴斃而亡。”
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殿中的一眾大臣頓時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起來。
刑部侍郎李顯聽聞這個訊息後,心中也是一驚。
他暗自思忖道:“這藥竟然如此厲害,見效這般迅速!”然而面上卻不敢露出絲毫異樣之色。只見他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地。
高坐於寶座之上的皇帝臉色陰沉,神情十分嚴肅,他低沉地開口問道:“此事必須徹查清楚,到底是何原因導致程愛卿突然離世?”話音剛落,滿朝文武皆是噤聲不語。
過了片刻,皇帝目光掃視全場,最後定格在刑部侍郎李顯身上,緩緩說道:“那就由刑部侍郎李顯暫時負責調查程愛卿暴斃一事吧。”
李顯聽到皇帝點到自己的名字,連忙慌亂地向前跨出一步,躬身行禮應道:“是,微臣定當竭盡全力查明真相,不負陛下重託!”
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大臣從佇列中走了出來,拱手奏道:“啟奏陛下,如今刑部積壓了眾多案件尚未處理,而今程尚書驟然離世,刑部可謂是群龍無首,倘若不及時安排合適之人接替此職,恐怕會引發諸多混亂啊。”
這位大臣的話語引起了在場不少人的共鳴,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皇帝聽後沉思良久,覺得這位大臣所言不無道理。刑部作為掌管全國刑獄事務的重要部門,的確不能長時間處於無人統領的狀態,否則必然會影響朝廷政務的正常運轉。 於是,皇帝再次開口詢問道:“那麼諸位愛卿認為,朝中何人適合暫且代理這刑部尚書一職呢?”一時間,朝堂之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各位大臣都在心中暗暗思索著合適的人選。
各位大臣互相議論,這時又一位大臣站出來“陛下,依臣之見,二皇子過目成誦,機變如神或可擔任”。
大殿之中,文武大臣們紛紛踴躍發言,各自提出了自己心目中適合擔任某項職務的人選。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聲此起彼伏,氣氛熱烈異常。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際,最後一人站了出來,他環顧四周後,緩緩開口道:“諸位同僚,關於刑部之事,依我之見,最為熟悉相關事務的當屬刑部侍郎李顯李大人。
李大人在刑部任職多年,經驗豐富,對各種案件和律法都有著深入的瞭解。若能由他暫時接替此職位,想必定能將刑部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說罷,此人目光堅定地看向皇帝,等待著聖上的裁決。
眾人也不敢提議了,畢竟是丞相所提之人。皇帝環顧殿中眾人,然後說道“倒是最合適不過是李愛卿”。
李顯聽聞聖上之言後,心中一陣狂喜,急忙從佇列之中快步走出,然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腦袋重重地磕在地上,口中高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其聲音洪亮而又充滿感激之情。
就在這時,忽然一聲尖銳刺耳的呼喊聲響起:“退朝——”這聲音如同黃鶯出谷一般清脆,但卻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
隨著這聲高喊,皇帝緩緩站起身來,他那龍袍上的金龍彷彿也隨之舞動起來。皇帝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地朝著殿門走去。身後的太監宮女們則小心翼翼地簇擁著皇帝離去。
此時,殿中的大臣們也開始紛紛動身,他們有的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剛剛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有的面色凝重,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重要的問題;還有的則滿臉笑容,顯然心情不錯。
李顯見狀,連忙像一條哈巴狗一樣,迅速地爬到了丞相面前。他滿臉諂媚之色,點頭哈腰地說道:“多謝丞相提攜之恩啊!若不是丞相您在聖上面前美言幾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