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第1/2 頁)
</dt>
&esp;&esp;母子倆嘀嘀咕咕說著話,順便把自己屋裡細軟佈置好。
&esp;&esp;雖然有下人,安春風也沒有用下人的習慣,她帶著秦牧在鋪床。
&esp;&esp;秦牧脫了鞋子在床鋪上爬來爬去,按照孃的要求將邊角拉平展。
&esp;&esp;安春風道:“以後這些事你就自己做,不要事事都讓小豆子來伺候。”
&esp;&esp;衣服一套套掛在衣櫃,髒了有人洗,飯有人做,小孩子還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esp;&esp;秦牧點頭。
&esp;&esp;在唐家時說起來是祖母在照顧他,其實是他在幹活。
&esp;&esp;還是回到梨花巷、回到娘身邊,他才真正成了小孩子,被人天天伺候著。
&esp;&esp;搬家賀房,安春風掏錢買菜,讓大廚房擺了一桌酒菜,邀請秋水宋琪和玉嬤嬤一起過來吃飯。
&esp;&esp;宋琪是 吃瓜唐家
&esp;&esp;搬家準備好,已經接近小年,寧阿婆開始替兩院準備年貨。
&esp;&esp;從現在起,玉嬤嬤每天都會從後門過來教導榮雪習字,順帶將秦牧和小豆子也拘起來。
&esp;&esp;官學那邊早就定好年後入學,現在秦牧和小豆子就要收心。
&esp;&esp;要不然進了學堂一天學下來,屁股會坐不住。
&esp;&esp;秦牧還好,他是有心思的,玉嬤嬤佈置的功課都能耐住性子完成。
&esp;&esp;小豆子就苦了,他是一個野慣了的,才一天就滿臉墨汁,屁股發疼,叫苦不迭。
&esp;&esp;自己一個小廝,又不用科舉,念什麼書啊!
&esp;&esp;可他只敢在心裡抱怨,因為沒有人會替他說話的。
&esp;&esp;小林子和黑豆也時不時被玉嬤嬤押著學識字。
&esp;&esp;以後這人是家裡管事,又是跟著家裡郎君出去的長隨,一字不識怎麼行。
&esp;&esp;安春風剛開始還想著玉嬤嬤會教榮雪一些琴棋書畫,唱跳歌舞什麼的,也想跟著學些業餘愛好,充實自己的空閒時間。
&esp;&esp;沒想到是比夫子還枯燥無味的讀書識字,還要學習端莊的坐站姿態,根本沒有跟脂粉有關的,嚇得趕緊找藉口出門。
&esp;&esp;離開兩個月,她要去找萍姨娘,看果盤生意如何,也想知道唐家近況。
&esp;&esp;安春風沒有去西城順安坊,而是去位於東城的果盤鋪子。
&esp;&esp;萍姨娘之前在北城開的鋪子,接到秋水引來的生意,安春風又補上一些銀子,她就另外在東城又尋一個好些的鋪子開著,僱上人看店,她每過幾天就過來檢視。
&esp;&esp;現在正是備年貨的時候,萍姨娘定是在鋪子裡。
&esp;&esp;到目的地一看,果然在。
&esp;&esp;看見安春風到店來,萍姨娘趕緊迎過來,笑著埋怨:“安娘子,你一走就是兩月,還記得這裡有你的買賣?”
&esp;&esp;安春風也笑:“姨娘,你要這樣說,我可就要讓牧哥兒先給你拜年了!”
&esp;&esp;萍姨娘嗔怪道:“就你滑頭,那就早些讓牧哥兒來拜年,紅包不會少了他。”
&esp;&esp;生意興隆,她心情好,這兩月雖然忙碌,人也清瘦,眼睛裡卻是帶著光。
&esp;&esp;幾句寒暄打趣,兩人就在店鋪貨架後的一張小桌邊坐下。
&esp;&esp;萍姨娘拿來賬本,把兩處鋪子的流水展給安春風看。
&esp;&esp;果盤鋪子其實就是賣鮮果和乾果。
&esp;&esp;現在沒有反季節水果,店鋪沒有鮮果售賣,都是核桃幹棗炒瓜子,炒花生。
&esp;&esp;跟大街上其他店鋪也沒有什麼區別的。
&esp;&esp;但有京兆府幾個知事定貨,又有百花樓的訂單,這生意就做得順風順水了,都不用考慮散客。
&esp;&esp;只是開店時間短,算了算,利潤還沒回本,安春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