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第1/3 頁)
</dt>
&esp;&esp;玉嬤嬤也被驚得目瞪口呆,連聲道:“老身也萬萬沒想到金大人會是這樣的……熱情似火!”
&esp;&esp;安春風瞪她:“流氓登徒子還差不多!”
&esp;&esp;玉嬤嬤呵呵笑:“你且不說金大人怎麼冒犯你,只說感覺金大人如何?不瞞你說,那日我們見到金大人跟小娘子約會,恐怕是誤會一場!”
&esp;&esp;安春風挑眉:誤會?自己親耳聽到的還會有假?
&esp;&esp;玉嬤嬤坐下淡淡道:“老身活了幾十年,經歷坎坷無數,這點識人的本事還是有的。
&esp;&esp;那日金大人要到十里巷來尋你時,對你沒有提前告知他很是生氣,直說是不是不信任他,老身就說安娘子你是不想耽擱大人成家大事。
&esp;&esp;你猜金大人是什麼表情?他是懊惱不已,說我們誤會他了!
&esp;&esp;只是因何誤會,金大人沒有細說。
&esp;&esp;以金大人的脾性,他無須對我們這等婦人撒謊!”
&esp;&esp;她說完,看著安春風笑吟吟道:“老身篤定金大人沒有定親!”
&esp;&esp;聽到這話,安春風沒有激動,依然神情漠然,嘆息一聲:“唉!嬤嬤,金大人定不定親,跟我有什麼關係?你難道還會不明白,我們身份地位不相配!”
&esp;&esp;玉嬤嬤的笑容漸漸淡去。
&esp;&esp;是啊!不相配,不娶不嫁,金大人定不定親又跟安娘子有何關係!
&esp;&esp;玉嬤嬤微微蹙眉:“安娘子,你就沒有想過……”
&esp;&esp;她說不下去,安娘子為何離開唐家她是知道的。
&esp;&esp;若能忍住當通房小妾,那就會老實留在唐家,又何必跑來梨花巷,惹來這一灘事。
&esp;&esp;如此一想,玉嬤嬤也歇了勸說的心思,安娘子不是平常娘子,心中自有定數,怎樣過活也不用人指手劃腳。
&esp;&esp;見玉嬤嬤不再多說,安春風知她是不會再勸自己去當妾室,笑著感激道:“嬤嬤,我覺得現在過得很好!”
&esp;&esp;玉嬤嬤搖搖頭,鬢邊兩支金釵交映生輝,卻又顯得落寞苦寂。
&esp;&esp;沒有家庭,這如孤芳暗影、飄零在外的日子究竟苦不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esp;&esp;她無法勸說安娘子與人為婢為妾,但其他事還是可以告知的。
&esp;&esp;對於安春風擔心金湛翻臉不認人,會對自己如唐玉書那樣洩憤報復,玉嬤嬤堅決否定:“安娘子,你對金大人瞭解不多,還不知道他有一綽號叫金不二!”
&esp;&esp;“金不二!這是什麼意思?”安春風此時來了興致,她還真的不知道金大人還有這樣一個名字。
&esp;&esp;“這名字也是京中人私下相傳,一是金大人無有雙親,是孤身一人。”
&esp;&esp;這一點,安春風倒是知道,福伯曾經養他幼童時期,現在金湛對福伯孝敬就如長輩。
&esp;&esp;玉嬤嬤繼續道:“ 氣瘋劉氏
&esp;&esp;面對劉氏的歇斯底里,安春風眉眼都沒有動一下。
&esp;&esp;宋琪在來之前就說過,有訟師在自己不用開口說話,所有事他自會應對。
&esp;&esp;現在宋琪都沒有出聲,自己也不用出聲,況且這裡是縣衙公堂,不是唐家的後院,劉氏撒潑放刁有人會管的。
&esp;&esp;果然,堂上一干衙役圍著劉氏站成一圈,手中水火棍在青石地板上跺出“咚咚”聲,口中高喊“威武”,頓時就將劉氏的尖叫壓下去。
&esp;&esp;劉氏一口氣堵在胸口喊不出來,老臉憋得紫漲,指著安春風直喘氣。
&esp;&esp;終於等到衙役們停手,黃縣令對劉氏咆哮公堂彷彿未見,只悠悠開口:“今日所審為逃奴案,原告先陳述案情!
&esp;&esp;本官有話先要言明,本案只審戶籍真偽,辨是否是逃奴。
&esp;&esp;跟案情無關事一概不問,若是再牽連其他,就需再遞一份狀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