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第1/2 頁)
</dt>
&esp;&esp;現在劉氏躺倒,的確有機會,只是一個小孩子說這話……
&esp;&esp;萍姨娘看一眼秦牧:“你怎麼知道大太太會喜歡我?”
&esp;&esp;秦牧依然一臉天真:“我每次幫姑祖母做事,姑祖母都會誇我聰明能幹,現在大太太才病,廚房裡就連湯飯都要延遲,萍姨奶就該幫忙去。”
&esp;&esp;其實劉氏這些年主持中饋沒有問題,只是她急火攻心一時失智,唐品山以前又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
&esp;&esp;二郎媳婦身懷有孕操累不得,萍姨娘素來清高,只管照顧癱瘓的老太太。
&esp;&esp;家裡既要抽派人手出去找人,又要請郎中給劉氏看病,還要給著急上火的老太太熬藥,跨院這邊秦氏祖孫也要照顧,才讓灶間出了茬子。
&esp;&esp;萍姨娘若是藉此從劉氏手中拿過管家權,未嘗不可。
&esp;&esp;晚上,心情煩悶的唐品山在萍姨娘精心伺候下洗澡更衣,身體的舒服讓他幾乎忘了還失蹤的女兒。
&esp;&esp;萍姨娘一邊替唐品山鬆了髮帶通梳頭髮,一邊溫言開解:“老爺不用太過著急,現在官府已經在城裡找尋,肯定很快就會有好訊息傳來。
&esp;&esp;你是一家之主,要是也跟姐姐一樣急出病來,家裡有老有小如何是好。”
&esp;&esp;唐品山拍拍她的手嘆息一聲:“要是劉氏也如你這般淡薄名利,月兒就不會出此厄運。哎!妻賢夫禍少啊!”
&esp;&esp;“聽三郎說,孫家小娘子原本不想帶月兒去樾湖,是劉氏那個蠢貨一力討要,孫家小娘子才來接人。
&esp;&esp;那些貴女眼高於頂,我們這樣的小官之家難免會受些委屈。
&esp;&esp;可月兒被嬌寵慣了,遇有點不順心就賭氣出走,半道上就著了賊人的道!”
&esp;&esp;這些話都是唐玉書從孫家帶回來的,孫家立場不言而喻,那就是怪唐月熙不懂事,跟孫家無關。
&esp;&esp;唐品山一肚子的不滿,忍不住又對劉氏大罵一通。
&esp;&esp; 奪取管家權
&esp;&esp;萍姨娘只默默聽著,等唐品山把滿腹牢騷吐完才道:“老爺在家這樣待著也不是個道理,不如去欽天監請司正算一算……”
&esp;&esp;“胡鬧,給你說過多少次,欽天監的職能為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不是算命排卦!
&esp;&esp;算了,我也不跟你這個什麼都不懂的婦人計較,還是早些睡覺吧!累這一天一夜,我這身體有些吃不消了。”
&esp;&esp;唐品山躺到床上,疲倦的合上眼,心中卻如明鏡似的。
&esp;&esp;萍姨娘的話點醒了他,自己不能守在家裡等訊息,得去各處衙門走走,尤其是現在接下案子的京兆府。
&esp;&esp;京兆府是統管京城各縣的最高行政衙門,主官是州府長史,府尹卻一般由閒散王爺擔任。
&esp;&esp;現在任京兆府尹的是趙王周成璟,為當今聖上的同胞弟弟。
&esp;&esp;因為這位王爺是個只愛紅顏不喜江山的性子,啥事都不想幹,皇上就將京兆府尹的位置給他,萬事有主官長史擔責,他只需掛個名字。
&esp;&esp;唐品山覺得自己應該去督促趙王認真辦案,既免了在家中的瑣事煩惱,又能儘快找回失蹤女子。
&esp;&esp;心裡存事,再想到家裡的一團亂麻,唐品山就感覺腦門發緊。
&esp;&esp;就在這時,萍姨娘還在絮絮叨叨:“……姐姐的身體重要,老爺還是要多擔待點,讓姐姐多歇上幾天。
&esp;&esp;家裡沒有人主持中饋,下人們也偷奸耍滑,灶臺上缺少人手,湯水不濟,母親的冰鎮蓮子羹都差點沒有吃上!”
&esp;&esp;唐品山心中更煩,隨口道:“萍娘,從明兒起,你就接了鑰匙,母親那裡一步也離不開人,二郎媳婦又是三天就要找郎中診脈,這事還得是你心細來管。”
&esp;&esp;萍姨娘臉帶驚恐:“老爺,這可使不得,姐姐剛病倒妾就接了中饋,萬一鬧起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