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第1/2 頁)
</dt>
&esp;&esp;孔明突然攬我於懷中,他的心口劇烈的起伏著,心跳錚錚。
&esp;&esp;我知道,他的心裡其實很在乎我,只是他不善於說出口。
&esp;&esp;“幼常兵法不行也就算了,還不聽副將勸諫,肆意妄為,葬送大好局勢,事敗之後,還勸你胡為,我如何能容?”
&esp;&esp;“回祁山的路上,我曾問過幼常,因何而敗,幼常答我,小心王平。”我緊緊的拉著孔明的手,心痛如絞。
&esp;&esp;幼常自荊州起就跟隨在孔明身旁,多少年來,我們一起侍奉在孔明身旁,他於我猶如摯友一般,如何不痛?
&esp;&esp;孔明卻道:“幼常被張郃大敗,若非王平,萬餘將士及幼常本人,都要一同埋葬在街亭腳下!”他又說,“當時你以孤軍深入攔在隴西郡,你進不得也退不得,我心裡清楚,而我也一早就看出張郃此行必向街亭,我問眾將誰願請命前往,王平立刻請命,我本也屬意讓王平去,而幼常以軍令狀向我請命。我原以為,以幼常精通的兵法,將張郃攔在街亭之外月餘應該是沒問題的,等張郃步兵趕到,我必然也已接收好了隴右,協助你下隴西,然後我會親自趕去街亭,接應馬謖,大敗張郃,戰局將會改寫,我能長驅直入中原,子龍與我東西呼應,我們當能會獵長安!”
&esp;&esp;那段時間我給隔在隴西吃著土和風沙,這些事情和他的決策我都不知道,現在聽來,只覺心中震驚,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esp;&esp;他緩了口吻,緩緩的說:“我讓幼常去,讓王平為副將,原以為是穩上加穩,沒想到幼常對王平的成見讓他一意孤行,飽讀兵書不求甚解!我已明令他當道已據,他卻棄道口上山,抗我軍令,自尋死路。”
&esp;&esp;“如果他聽你的仍然輸了……”
&esp;&esp;“我當軍法!”
&esp;&esp;“……”
&esp;&esp;孔明對我說:“你猜到了,我治你罪,一面是你的確違我軍令遲遲不歸,一面也有遣開你之意,這我承認。幼常如此胡為,我是一定要降罪的,不然不足以震三軍。那你呢?你如此重義氣,你如知道我要斬幼常,會不攔我?不會在眾將面前和我在中軍帳爭吵?你爭不過我,也不能讓我聽命於你,最後必然就是要求與馬謖同罪來逼我。”
&esp;&esp;如果……如果我當時就知道孔明要殺了馬謖正軍法的話,如孔明所說,我一定會為馬謖請命的,請命不成,甘願同罪,我的確做的出來。
&esp;&esp;孔明永遠都比我自己還了解我自己。
&esp;&esp;“北伐失利,我心痛如絞,你若敢在那當口公然頂撞我,要求與幼常同罪,我一定會成全了你!”孔明言辭激烈,神情嚴厲。
&esp;&esp;我看著他,靜靜的問:“真殺了我,你會後悔嗎?”
&esp;&esp;他起身將燭火撥的明亮了些:“我沒有可以去後悔的時間。北伐不成,我得安撫朝中與軍中,還得看四方動向來決定下一步的方案,決定下一步是進還是退。月兒,如我真失了神智殺了你,希望你不要怪我,我也不會後悔,因為我的確沒有時間去後悔。”
&esp;&esp;孔明口硬心軟我不是第一次領教,他如果真的心硬會讓我連見都見不到他,我的人頭也早與幼常一起落地了,我不與他計較這個,只問:“先生,紙包不住火,這麼大的事,你指望我一輩子都不知道?就像現在,我知道了,你要怎麼辦?”
&esp;&esp;“我也只想瞞你一時,沒打算一直不告訴你,本來今日下午我也想告訴你了。你問我要怎麼辦,我也想問問你,既然你知道了,你想如何?”孔明回過身看著我,燭火幽幽在他身後,將他的身影映在牆壁之上,“你現在長大了,脾氣也大了,遇事也更有主見,不是事事都想問我答覆的那個小女孩了,一不合你的心意,離家千里,你幹過,與我爭執,家常便飯,在皇后的宮中,我話都沒說完,你只聽了,覺得不如意了,都能直接與我翻臉,大喇喇的將虎符丟給我了,如今還有什麼是你不敢做的?”
&esp;&esp;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著一分的輕笑,他這麼說不是他在責怪我,他經常說我有想法並不是壞事,曾經與他沙盤對演的時候,他也鼓勵我更大膽一些,更有想法一些。他不是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