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原書池京禧(第1/3 頁)
池京禧到現在還記得當初站在盛開的梨花樹下的那一日。
那年朝歌難得經歷了一場寒流暴雪,凍傷了許多人,頌海書院也因此停課。
後來春風重臨大地,帶來了萬物復甦的生氣,陽光的照耀也有了溫暖,舉城歡慶。
牧楊在家中憋了許久,一開春就親自敲開了侯府的門,嚷嚷著喊他出去轉轉。
牧楊說,聽聞朝歌城外有一片梨花林,正是盛開的時候,風景定然極美。
池京禧想著正好這些日子確實閒得厲害,便應了。
二人還特地去尋了程昕。
那時候年紀還不大,出門幾乎都是三人,形影不離。
封路的大雪早就化成水,將朝歌的路洗涮個乾乾淨淨,一眼望去竟比平時看著還要寬敞些。
出門的時候,池京禧還特地命人拿了自己的大氅給牧楊披著。牧楊其實很怕冷,雖然少年郎身體強壯,但是這人小時候凍傷過一回,所以留下了心理陰影,吹點風都覺得會凍傷。
不過後來漸漸長大,這點心理陰影也逐漸淡了。
牧楊裹著池京禧的大氅,興奮的跟兩人說城外的梨花有多美,很多人都慕名而去,還為那片梨花林作畫作詩。
程昕一聽就來了興趣,提議道,“不若我們看完也一人作一首詩,讚美梨花林。”
說個不停的牧楊頓時閉嘴了,縮著脖子像個烏龜一樣,默默無言。
這時候他是斷不敢接話的,因為他的文采實在拿不出手,回回都要被人笑話。
臉皮再厚也頂不住。
幾人來到梨花林處,剛下馬車就看見了滿眼的素白。
梨花的顏色像雪一樣,純潔無瑕,待著春風拂過,便緩緩飄動起來,偶爾些許花瓣離了枝頭,在空中翩翩起舞。
這種柔和的美景,多半是姑娘喜歡看的,但牧楊卻極其高興。
他在梨花林中行走,用了腦子裡的所有讚美之詞來誇獎這美景,惹了不少笑話。
池京禧覺得,這種滿眼都是花的美景其實很容易看膩,不出一會兒就覺得乏味了,遠遠比不上波瀾壯闊的大山河流。
牧楊轉累了,隨處找了塊地坐下來休息。
池京禧和程昕
也跟著一起坐下朝歌城裡尊貴的皇子小侯爺就這般席地而坐好在這梨花林中沒人否則又要引起一干閒論。
牧楊捻起地上落的花瓣忽然說道“哎你們有沒有想過以後做什麼?”
程昕被他的問題勾起了興趣笑道“這是什麼話?”
“頌海書院裡拔尖的學生後來都會參加科舉然後入朝為官。”牧楊道“你們又不用參加科舉沒想過從書院結課之後做什麼嗎?”牧楊道。
程昕道“沒想到楊兒的腦袋裡也會考慮這些問題了。”
牧楊撇著嘴哼了一聲道“昨日我爹說希望我在頌海書院裡好好深造屆時能考取一個文官老老實實的為國出力。”
他道“但是我不想做個文官我覺得那樣太無趣了。”
“那你想做什麼?”池京禧順著問道。
“我想走上江湖浪跡天涯。”牧楊道“像一個瀟灑的劍客處處行俠仗義懲惡揚善佑紹京太平。”
池京禧和程昕同時笑了。
牧楊不樂意道“你們作何又笑話我我這是認真的。”
池京禧想了想
程昕贊同的點頭。
牧楊道“可是話本上的劍客都說自己行走江湖護國安寧。”
“真正能護國安寧的不是劍客而是將軍。”池京禧道“比如你爹。”
程昕也道“不錯一人之力太過渺小你若真想護國安寧就該像牧將軍那般行走江湖還是別想了。”
牧楊聽後襬出了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許久都沒說話而後靠著樹幹睡著了。
池京禧見他久久未說話轉頭一看就見他裹著大氅靠著樹幹陷入淺眠。
程昕將落在牧楊頭上肩上的花瓣輕輕拂去低聲對池京禧笑道“讓他睡會兒吧。”
池京禧低頭笑了。
他知道牧楊聽懂了那番話。
很久很久之後池京禧每每回想起這番話總陷入無限的悔恨和自責之中。
他當時就應該告訴牧楊文官也能庇佑紹京昌盛輔佐皇帝
治理天下,四海平則紹京安,並非一定要手持刀劍上場退敵。
只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從禕北到朝歌的路太遠太遠,牧楊的屍骨沒法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