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實話(第1/3 頁)
近期《萬國公報》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朝野廣泛的熱議。
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中國開展洋務運動以來建立了哪些實業以及開辦了哪些輔助設施。並從經濟、文化、軍用、民用等方面對這些實業和措施進行了詳細的歸類,讓讀者全面的瞭解了洋務運動所取得的成就。
雖然大多數的實業都是李鴻章和張之洞兩人創辦的或者是在其主導下創辦的,這篇文章裡卻一點面子都沒二人留。
文章裡評論說:兩位總督,你幹你的我幹我的,互相不僅不配合,沒能有效的整合資源,而且兩個人就像小孩子鬥氣一樣,時不時的還吵一架。而朝廷在幹什麼呢,朝廷在扯淡,在和稀泥,朝臣們在等著摘桃子。
朝廷拿出大量的銀子支援各地開辦實業,可是真正辦起來的寥寥無幾。而且經費也大多投入到了軍事產業方面,對於民生的改變幾乎於無,百姓的生活三十年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文章中指出:東瀛軍隊都已經把戰火燒到了大清祖地,朝中還有那麼多天天之乎者也的頑固不化之輩妄想用道德文章教化日本人,簡直是不之所謂,滑天下之大稽。
真應該讓這些人見識見識一顆不足三寸的子彈是怎麼要了人的性命的,真應該讓這些人親自體會一下子彈打進身體裡的滋味;真應該把這些人綁在立柱上,讓他們見識一下火炮的威力,親自體會一下粉身碎骨的感覺。
一個偌大的中國,僅僅一個軍服之事都不能統一,某些人還天天不幹正事,不覺得丟人麼?
承認自己不如人不丟人。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而後被人一個大嘴巴抽上來,那才叫丟人。
文章中特意強調:朝廷的作用不是胡亂指揮而是管理,朝廷要做的是制定好合理的規則,允許民間摸著石頭過河,事後再慢慢限制規範各種模式的發展。
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幹。
種地就讓農民去種,蓋房子就得用泥瓦匠,商業上的事情就交給商人們去經營去競爭。而讀書人就要好好學習,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實用學科。
一個不懂得經營的官員去管理實業,只會浪費財力物力;一個不懂得軍事的人去管理軍隊,難道讓他教士兵吟詩作對麼?
文章中說:西方各國要做一件事,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親自下場,而是讓不同的商人前來提供服務,西方各國從中選擇其中之一二。西方各國只是監督過程和結果,從而用更短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聽聞朝廷要繼續興建蘆漢鐵路,那粵漢鐵路是否能同時修建?滬寧鐵路呢?滬杭鐵路呢?京城到江寧的鐵路要不要修建?要不要修建到西安府,甚至烏里雅蘇臺呢?
朝廷告訴地方的總是一句話,沒錢。那麼地方上自籌資金修建這些,難道不行麼?百姓投入1塊銀元,隨著鐵路的竣工,產生收益,那麼百姓的投入不就逐漸收回了麼。
文章中建議道:朝廷把經營不善的工廠交給商人去執行,讓他們自籌資金、自找銷路、自負盈虧,這樣朝廷既能收回部分資金,還能甩掉不良資產。同時商人們提高了百姓的收入,自身也產生了收益,繁榮了一地經濟。
這種多贏的事情是朝廷看不到,還是利益分贓不均,需要一決雌雄之後才能去實施呢?
文章中最後諷刺的說:朝廷裡可能有人說,已經在地方上籌措資金了,可惜沒有商人出錢出力,所以只能向洋人借錢。
可這不是朝廷已經失去了人們的信任的表現麼?
朝廷當初找一個商人借了錢,快到還錢的日子了,突然發現還不上了。馬上指示地方官員給這個商人安排個罪名然後抄家滅族。人都沒了,錢自然就不用還了。
朝廷為什麼會還洋人的錢,因為你不還錢,人家的軍艦大炮甚至軍隊就會開到你的家門口,逼著你還錢。
朝廷對權利的濫用,才造成了今日之局面。現在人們都盼著好官、清官,可是隻有一個時代缺什麼,人們才會有這種期盼。
這篇文章康有為剛開始是不想完全照發的,可是在梁啟超的強烈要求之下,康有為也勉強同意了。
“卓如,這篇文章對朝廷大加諷刺,言辭尖銳,我們還是斟酌一二再刊登出去吧。”
康有為通篇看完了之後,對著梁啟超說道。
“老師,這上面不僅有示例,還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梁啟超激動的對著康有為說道。“這篇文章雖然言辭尖銳,可說的那句話不是真話。我們辦這個報紙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喚醒國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