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時髦的草原人(第2/3 頁)
也明顯更用心,不似小圓屋那般草草了事。
很顯然,大房子除了提供庇護,必定還承擔著其他的功能。
一位老婦人在孩子們的簇擁下走出房屋。
即便在炎熱的夏天,這位老婦人仍然穿著華麗的軟皮連身長裙,深褐色的皮料還特別磨亮過,這件衣裙沒有袖子,但肩膀的部分做得非常寬,看起來就像短袖,顯然經過精心設計,再由女人的巧手縫製而成。
衣領處綴有一圈打磨光亮的象牙珠,右手手臂戴著精緻的黑曜石手環,腰間除了佩有黑曜石飾品,還掛著一隻中空的羊角,既可以充當水杯,也是山下部落的護身符。
無論是衣著還是飾品,抑或是他人恭敬的態度,無不述說著這位老婦人在部落裡的地位。
巴布很自豪地介紹:“這是我們部族的母親!”
看來是類似阿媽這樣的存在。
兩人也以母親稱之,向老婦人問好。
老婦人微笑道:“年紀大了就成母親了,我倒希望孩子們叫我的名字,這樣顯得我年輕些。你們就叫我普潔吧,很久沒有人這麼叫過我了,這是我的名字。”
交談之後才知道,山下部落由六個部族組成,雖然所有人都在一塊兒生活,彼此關係緊密,但仍然是分割槽塊居住,並非完全沒有界限,比如巴布所在的部族就位於整個營地的西南方。
每個部族都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婦人充當精神領袖,這座大房子便相當於議事大廳,供族人開會,普潔也會在這裡給孩子們講述故事、教學語言和傳授知識。
那些小圓屋則分堆簇擁在六座大房子周圍,供女人和孩子居住。
大多數男人都沒有固定的居所,他們像寄生生物一樣借住在各個女人家裡,今晚在這個女人家裡過夜,明晚又去另一個女人家裡上鍾,全看女人是否願意收留。
聽巴布講到這裡,林鬱的dNA又動了。
這是很典型的走婚制:男不娶,女不嫁,男訪女家,夜合晨分,屬於母系社會較常見的一種婚姻形態,時至今日,這種婚姻形態仍在我國某些少數民族地區有所保留。
可惜人在遷徙途中,無法久留,沒辦法進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了。林鬱不無遺憾。
在每個部族的居住區內都有儲藏東西的地窖和規模不算太大的羊圈。
山下人雖然馴養了羊,但受限於落後的管理方式和養殖技術,羊群數量並不多,遠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日常的食物來源仍然要依賴於狩獵和採集。
走出居住區,營地中央是一片開闊的空地,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除了一棵碩大的櫟樹,再無它物。
這片空地是山下部落的中心廣場,是部落裡成人禮等大型活動的舉辦地,每當夜幕降臨,人們會聚在這裡載歌載舞。這時候,男人會趁機向女人擠眉弄眼獻殷勤,祈求女人收留。
往東越過壕溝即為墓葬區。
大河部落也有安葬死者的傳統,但沒有特定的墓葬區,通常是在山林裡隨便找個地方,挖個坑便埋了,屬於亂葬。
山下部落在營地東面、北面各劃出一塊墓地,埋葬死去的族人。
“嘿喲!”
林鬱抓住張天的手,借力爬上位於營地東面的巨大山岩。
居高俯望,才能窺得全貌。放眼望去,只見大大小小數百座房屋,規整地排列在開闊的中心廣場四周,眾人圍聚在廣場中央,生起盛大的篝火,為客人準備食物,熱鬧非凡,完全就是一個小型的村落了!
兩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
林鬱忍不住吐槽:“烏鴉總說草原人野蠻,他們哪裡野蠻了?明明很時髦好嘛!”
毫無疑問,在同時期的智人還在洞穴裡打轉的時候,建立起如此規模營地的山下部落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火山噴發導致他們的祖先不得不離開山林,另覓出路,不然,他們這時候應該還在洞穴裡打磨黑曜石呢。
文明的進步總是由這樣那樣的機緣巧合促成,山下部落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張天大致數了下人頭,包括借住在此的山上人在內,人口超過七百。
營地本來還算寬敞,一下湧進來四百號人,頓時變得緊湊起來。
客人們被安排在營地的西側,臨河而居,黃金地段,是非常優質的“樓盤”,足見主人的熱忱和重視。
原本住在西側的女人只好去親戚家裡擠一擠,好在現在是炎炎夏日,就算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