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召對邇英(第1/2 頁)
吳希心下了然。
這入內副都知可不是什麼一般人物,全稱應是入內內侍省副都知,是皇帝身邊正經的高階隨侍人員,而且這個職務上的人往往又會兼任許多,諸如同判軍器監、都水監之類的實權職務。
因此吳希也不可能輕視了人家,但畢竟士人與宦官天然有別,他當然也不可能諂媚起來,只是不卑不亢行了一禮。
“張大官,在下與大官初識,禮數未盡之處還望諒解。”
張大官那裡卻只是擺手來笑:“不妨事,不妨事。什麼大官不大官的,也不過是官家身邊的奴僕罷了。今日官家難得空閒一二,想召兩位員外來到便殿相見。我恰好隨侍,便搶來了這麼個差事而已。”
吳希心下一定,與王安禮一同俯首口稱得旨。
張大官傳達完了口諭,便也沒有什麼其他雜事,就囑咐兩人過晌後到邇英殿見君,而後向兩人告辭一聲,兀自離去了。
吳希、王安禮兩人自是送了幾步,待再回來時便覺得館中氛圍為之一變,大多數吏員又迴歸了往日那般閒散樣子。
吳希不由失笑搖頭,卻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摸魚這件事本身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因為過晌後便要去見君的緣故,所以兩人也就沒有分開,便在史館之外的長廊下相對飲茶閒談起來。
眼見著時辰差不多了,吳希和王安禮也就各自起身,整理好自己的官袍,拿上各自的笏板,向皇城北邊的邇英殿聯袂而去了。
邇英殿其實是皇帝的讀書之所,熙寧元年司馬光還在朝時,便常常在這裡陪侍當今官家讀書。
相對於比較莊重的崇政殿、垂拱殿之類的,此殿相對沒有那麼正式一些。
而吳希和王安禮身上各自兼著崇文校書的差使,倒也算得上是隨侍讀書之臣,因此特意在邇英殿召見他們也屬尋常。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諸位宰執和部分兩制侍從官們,此時正在邇英殿為官家說書,而官家又恰好想起召見吳希的事,於是索性趁著今日一起把事情辦了而已。
果然,當兩人來到邇英殿殿門之外時,便見到裡邊影影綽綽有數人列坐已畢。
一名殿前班直見兩人來到,問清身後便讓兩人稍等片刻,而自去殿中向主事者稟告去了。
不多時,只見裡邊交流幾句之後,那班直便折返回來,恭敬請二人入內而已。
吳希和王安禮各自向對方道了聲謝,便朝裡面而去。
即便不是國朝正殿,此處對吳希這般沒經歷過什麼世事的年輕人而言,也顯得如此莊嚴肅穆以至於震懾人心。
殿中左右擺放著六把座椅,東邊以相公王安石為首,其後參知政事沈立、翰林學士承旨韓維端坐不動。
西邊以樞密使文彥博為首,樞密副使吳充、翰林學士曾布肅穆以對。
吳希匆匆環視一圈,發現殿中卻有一人自己識不得,不過倒也來不及多想什麼,其人趕忙隨著王安禮一起向前恭敬行禮。
“下官吳希(王安禮)見過諸位宰執、玉堂學士。”
殿中眾人對兩人的到來並不意外。王安石並未向自家弟弟有什麼多餘表示,只是朝兩人微微點頭而已。文彥博那裡老神在在,倒是朝著兩人和善一笑。
兩位執政中,蔡挺還是那副邊疆帥臣特有的冷淡模樣。倒是大參沈立爽朗一笑,招呼著吳希到自己身邊去。
曾布那裡落後一步,也不好再去叫吳希回到自己這邊,便也只是隨意問候了對方几個問題。
而王安禮自是走到了自家兄長身後,端莊肅立不語。
沈立這邊倒是個話多的:“冀之,這些日子暑熱越來越盛,在東京住得還習慣嗎?”
吳希笑著答道:“回稟大參,汴京畢竟在北,從暑熱上來說卻是不比杭州。因此。學生倒也沒什麼不習慣的。”
因為當初在州學時,吳希與管勾州學事的沈立沈太守也算有過一段師生之誼,因此面對對方時始終以學生自稱。
沈立連連感慨:“是啊,不過相對來說,杭城風景畢竟好些,空氣也不比這邊這般乾燥。”
這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杭州毗鄰大海,到底是比汴京要宜人一些。
沈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一拍腦門道:“冀之還不識得韓內翰吧,來來來,老夫介紹你們認識。此乃韓忠憲之子,大觀文相公韓子華之弟,當朝翰林學士承旨韓公持國。”
吳希這才曉得對方身份之中,此公竟是仁宗朝參知政事韓億的兒子,原昭文首相、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