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宋一統:從拯救蘇軾開始 > 第94章 樞密使副

第94章 樞密使副(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這一切的分歧,始於王介甫的急功近利和言行不一。”

文彥博的話語似乎回答了縈繞在吳希心中的疑惑,卻又讓他始終覺得這個答案並不完善。

“潞公,急功近利怎樣講,言行不一又怎麼說?”

文彥博看向吳希的目光多了一分不解:“冀之何必明知故問?你那篇《維新策》對諸新法的批駁,都是王介甫急功近利和言行不一的表現。”

吳希卻搖了搖頭,解釋道:“下官是想問,在潞公等元老重臣的心裡,王相公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急功近利、言行不一的?”

文彥博冷哼一聲:“其人自一開始便是如此。口口聲聲仁義道德,使國用足而民不加賦,其人怕是早已將這個承諾拋諸腦後了吧。”

吳希默然片刻。

平心而論,舊黨中人從不乏道德君子,若說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所代表的群體利益受損,進而反對新法推行,只怕是要被古之仁人君子笑掉大牙的。

因此,他相信文彥博的道德水準,也相信其人所表達的觀點和態度。

但是,對吳希而言,此時輕易站到任何一方的隊伍中,都是絕不可取的。

想要徹底化解這次綿延數十載的黨爭,最重要的仍是調和兩黨矛盾、團結多數人一致向前。

即便是那些被利益矇蔽雙眼,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鬥爭而鬥爭的,只要向前的趨勢創造出足夠的新利益,則這些人也不是不可團結的。

“潞公,依您之見,國朝該以什麼樣的路子往前走呢?”

文彥博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頓時來了表達欲:“依老夫之見,我朝許多制度稱得上是積弊已深,如人之疾在腠理,當以緩緩調和溫養之道。具體來說,便是謹守祖宗之法,選用道德名士,適當推行新法,緩緩裁撤冗費,交好四面友鄰。”

吳希聽著對方不長的話語,便已將舊黨人士的基本方略羅列清楚。

一則在政治原則上,還是要遵從歷代先帝訂立的“祖宗之法”。

二則在用人標準上,要選擇道德水平突出的正經士人。

三則在對待變革上,強調要緩行、區域性推行新法。

四則在對待冗費上,也堅持不能姑息地加以裁撤。

最後在對待外國上,則是提出友好相待、誠心相交的原則。

沒錯,這大概就是黨爭大興之前,舊黨的基本施政理念,當然具體到每人一個那裡,則難免還是會有更細緻的不同。

如果這樣看來,其實舊黨也並非是絕對遵守陳舊規則的黨派,他們事實上也追求變革,只是推動變革的手段和激程序度不如新黨而已。

當然,黨爭一起,權力傾軋的雙方各自紅了眼睛之後,一切的初心理念也就都再顧不得了,則是另外一回事。

文彥博見吳希沉默不語,不由疑惑來問:“怎麼,冀之覺得老夫說的有問題嗎?”

吳希恍然,卻是當即點了點頭:“下官確有此意。”

吳希的肯定回答似乎超出了文彥博的預料,其人也是微微正色起來,繼續發問不停。

“冀之覺得哪裡有錯?是全有錯,還是哪一項有錯?”

吳希搖了搖頭:“潞公,並不是錯不錯的問題。而是說潞公是否將變革之事,看得太過輕鬆了?矯枉難道可以不過正嗎?”

“冀之這是說的什麼話,矯枉何必過正?過正難道就不枉了嗎?”

“下官以為,矯枉過正是尋常道理。正如殘唐五代以來,武夫當國日久,我朝藝祖杯酒釋兵權,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難道不是矯枉過正的一次生動實踐嗎?”

此處的藝祖自然是指宋太祖趙匡胤了。

宋初,有懲於五代之武人頻頻動亂,宋太祖和他的幕僚班子在訂立新朝制度時,自然按照矯枉過正的原則對武將們限制繁多。

吳希以這一祖宗之法去與文彥博分說矯枉是否應當過正、倒是讓對方頗有些無話可說。

“冀之好一副伶牙俐齒,老夫倒也不能繼續否認下去了。也罷,今日詳談已多,不妨就到此為止,我還有些公務要去處理,就不多留你了。”

面對對方的突然送客,吳希倒是顯得寵辱不驚,他也知道,這一次所有談話不過都是文彥博對自己的考校。

無論對方是否對自己的回答滿意,他都已經將態度和思路表達完備,想來終歸不至於讓對方看輕了自己。

於是,其人便也就當即起身告辭,並請對方千萬保重身體,不要過分操勞以至於損

目錄
三生道之潛龍伏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