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遠接高迎(第1/2 頁)
吳希當然不曉得,自己的一番作為,倒是無意間給自家老師帶來了莫大好處。
他此刻剛剛自威勝軍軍治所在的銅鞮縣離開,知威勝軍張山甫將之足足送出十里地,方才帶著本軍佐官們回返銅鞮縣城。
這也是他離開上黨、繼續北上後,十數天來的常態遭遇。
其實按照吳希原本的打算,不說將潞州所轄八個縣全都走一遍,也該多少在路線上迂迴一下,儘可能多看一些基層的民生情況。
但本州捅出了天大的簍子,哪個屬縣的官長還敢不收斂做人?
即便是真有這樣的愣頭青不曉事,人家郭逵郭府君那邊,也早該派人細緻地前來囑咐過了。
於是吳希這些天來,不論到了哪一縣境內,都有地方官遠接高迎,直接引到縣裡好生招待一番。
若他想要本縣巡視轄境,人家倒也不會不答應,甚至會主動派人帶路、保護。
不過這樣一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咱們吳察判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所看到的大宋治下,真像是達成了太平天下的景象了一般。
吳希有心想躲著地方官長們去走,奈何其人所帶領的隊伍如今這般龐大,即便郭忠諫領著多數人馬遙遙數里跟著,但動靜和陣勢仍是相當巨大的。
就算隊伍中真沒有人家郭府君留下的暗子,作為向潞州治下諸縣長貳報告吳希位置的手段,但地方官們的雙眼總不可能都是瞎的啊?
不過面對潞州這等糊弄鬼一般的招待,吳希卻也並沒有什麼多餘表示,就好像真是個被人家輕易糊弄住了的年輕人一般。
在他自位於西北的襄垣縣離開之後,潞州上下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不過卻又輪到威勝軍那邊嚴陣以待了。
威勝軍雖說在行政位格上,僅僅相當於最低階別的下州。
不過無論是從與潞州相差不遠的轄域面積,還是比一些中州都要多的萬餘戶數,威勝軍都實打實稱得上是一座重鎮。
威勝軍治所所在地的銅鞮縣與潞州接壤,其知軍在前幾日,乾脆是在州境上接到的吳希等人。
面對如此熱情之人,吳希又哪裡好駁了人家的面子,於是便與之在銅鞮縣好生盤桓了幾日,算是結下了些交情才走。
而且他明確向知軍張山甫表示,自己將要直接往東北而去,取道遼州直奔太原府而去了。
至於為什麼不在威勝軍轉悠幾日,其人倒也說得明白,張山甫張軍使自是賢能君子,這樣的人管理的地方必定不可能藏汙納垢,自家也就沒必要非得在此耽擱時間了。
此舉更是引得張軍使感動非常,於是才有了今日將之送出縣城,復又相送十里的舉動。
分別之時,張軍使更是動容吟詩,直言“莫愁前路無知己”云云。
車馬悠悠向前,吳希坐在馬上也是頗為愜意,甚至哼起了眾人都沒聽過的“靡靡之音”。
不同於初到潞州時環環相扣遭遇危機,威勝軍這地界倒是讓其人只覺得安逸。
“郎君,這位張軍使倒是個妙人,一時間想不出什麼好詩作,竟是直接念起了前人的句子。”
吳希聞言也是失笑一時:“三哥倒是不曉得,這位張軍使歷來是不擅長此類文學之事的,偏生又極為尊崇文人雅士,朝野之士沒少用附庸風雅來指責其人。”
韓三聽了卻是有些詫異:“郎君之前就曉得張軍使這個人嗎?”
由不得其人不感到費解,畢竟張山甫這個人又算不得什麼名士,自家郎君怎麼會對其人也有所瞭解的?
畢竟被人批評附庸風雅什麼的,聽起來並不像是人家張軍使本人,會在第一次見面就告知自家郎君的事情。
吳希一時間卻是難免有些語塞。
他之所以能夠了解到張山甫,是因為後世一座極負盛名的學校——綠野書院。
就是陝西咸陽武功縣那座,由著名關學大儒張載所創立的書院。
而張載之所以會到武功縣,這樣一個並不算多麼出名,也與自己殊少瓜葛的地方講學,便是由於當時在武功任官的張山甫的力邀。
張山甫之所以能夠青史留名,除了因為家世實在顯赫——有個做了宣徽南院使的父親張堯佐,以及一個當了貴妃的堂姐張氏之外,便是因為有一個張載這樣的大儒朋友。
出於對張載的好奇,吳希這才在研究其人生平的過程中,瞭解到了張山甫這樣一個人物。
正當吳希有些語塞不知如何來應的時候,卻只見前方不遠處路邊茶棚裡,閃出了數名分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