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民生多艱(第1/2 頁)
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詩經·桑柔》
夏四月,長安地震。
皇帝自省。
隨著皇帝自省結束而來的,便是較為盛大的明經科選舉。
一張張屏風嚴密的遮住上首位的皇帝御座,以及尚書檯,三公座。
底下襬開席位百張。
大殿左右有羽林郎執戟侍立。
州郡士子很難全部湧入進入宣室,為了維持首次明經科的莊嚴,皇帝在三署,公車署,孝廉擇優而入殿問策。
所以這一次的明經科註定仍舊是豪門的盛宴,但其中也註定會插入兩三個優秀的寒門。
皇帝三公兩位尚書一位尚書僕射分列左右而坐,等待著士子入殿,以示朝廷對士子的重視。
隨著謁者一聲“入!”一群早已經在殿外等待許久計程車子緩緩走入大殿。
每個席位左側都立著一位侍者,將士子引入席位,待眾人站定,由謁者宣道:
“謁君!”
士子跟隨侍者參拜,皇帝隨即道了免禮。
待眾人拜完,謁者道:“詩云:賦政於外,四方爰發。”
頓了頓,謁者道:“望賴諸君用命,效仲山甫故事,朝夕不怠,以事朝廷。”
一番撫慰罷了,皇帝身旁的謁者擺起銅製宮人漏刻,宣了聲‘某時某刻吉時’,可以答題。
數卷竹簡被擺放在各自士子的席位上。
上面只有三個問題。
第一題選春秋,春秋如今為治經學必修課,微言大義不能不察。
第二題是尚書,為了避免傳的尚書有佚亡情況,出題的幾位博士們特地選取的伏生尚書二十九篇。
第三題是大學,取革新二字為註解。
明經科也不是隋朝專屬,秦朝就有此科,漢代察舉中的“明經”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明經就是通曉經學。察舉各科都有經學內容,被舉者也要熟習經學;
但漢明經與現在皇帝所言的明經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皇帝選取了其中三經,不但做了相應的要求,而且也隱晦的對應瞭如今的朝局。
舊中取新。
隨著‘嘩啦啦’展開竹簡的聲音,三府三獨坐放鬆下來,各自看著手中的題,現場做解,取一個適合的答案,遞交皇帝面前。
這一次的明經無疑是簡陋的,但這已經是這袞袞諸公願意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否則他們門下那麼多人養望這麼多年不是白養了?
“國家。”
“正如大司農所奏,新錢足額之後,物價有所上浮,若不加以抑制,百姓恐難以承受。”
高望來到皇帝身邊,彙報著雒陽物價的情況大略。
謁者僕射進不了宣室殿,張延的訊息也就進不來此處,無奈,張延聯絡了高望。
新錢的信譽在逐漸建立,舊錢被逐漸收攏,物價的恢復是必然的,到了這種情況,以前的物價就不太適用了,大司農對平賈令的限制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買賣雙方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所提出的要價往往差距很大,進行長時間的爭議。更有富商大賈窺測時運,囤積居奇,乘機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破壞國計民生的正常運轉。
如果售貨人故意抬高物價出售,則被稱為“過平”屬於非法得利的違法行為,會受到政府的懲處,市場價格每月評定一次,稱為“月平”。
以往的平賈多以名望高,有威望的老人擔任,以示公正。
但如今大司農麾下有平準,均輸等官吏,平賈自然要收歸官府才是。
皇帝只是對高望吩咐道:“告知大司農,鹽與糧價不可高於一百二十新錢。”
高望欣然領命。
高望如今很少出現在群臣面前,一是統兵之人,不便出現在外臣面前,否則難免又要刺激到他們敏感的神經。
二也是如今太平許多,冗從僕射只需要好好訓練宿衛便是。
喝了一口茶湯,畢竟到了夏季,宮殿裡的氣息有些沉悶,皇帝對侍者吩咐道:“為諸君子添茶。”
“諾。”
隨著謁者奔走吩咐,茶湯添置完畢,有些人已經答題完畢,將答完的簡牘放在右上側,愜意的喝起了茶。
皇帝命人將他們的家世,資訊遞了上來。
雒陽本地的家族也有一些,但並不如何有名望,不出意外,這一批是三署舉出計程車子,直接會在九卿官署中擔任曹椽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