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闞澤持書至北來(第1/2 頁)
周瑜聞言更怒,冷哼道:“吳侯有命,任我為督,軍中之事,準我便宜行事!”隨後喝令速斬。
淩統急上前勸道:“公覆乃東吳舊臣,望寬恕之。”
周怒喝道:“你何敢多言,亂吾法度!倘若黃蓋降曹,凌公績你可敢作保?”先叱左右將淩統亂棒打出。
眾官皆上前求情:“黃蓋之罪固然當誅,然其亦是為我軍思慮,望都督寬恕,權且記罪監押,破曹之後,斬亦未遲。”
周瑜餘怒未息,只是不允,眾官苦苦告求,同為三世老將的程普與韓當二人也出面求情。
周瑜道:“若不看二將與眾官面皮,決須斬首!同為老將,程將軍和韓將軍怎不出此抱怨之言?偏你倚老賣老!”
命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眾官又告免,周瑜推翻案桌,叱退眾官,喝教行杖。
將黃蓋剝了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眾官又復苦苦求免。
周瑜躍起怒指黃蓋道:“你小覷我不過見我年輕而身居高位,今日先饒了你,若再有怠慢,我定斬不饒!”
眾官扶起黃蓋,只見黃蓋背上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崩流,扶歸本寨,已是昏厥幾次。
心中都大為不忍:“黃將軍如此年紀,不過抱怨幾句,都督怎生這般狠心。”
只有龐統連連點頭,闞澤冷笑不語。
當晚,闞澤在眾將探訪過後方才去探望黃蓋,黃蓋聞聽闞澤此時來到,心念微動,便叱退左右。
闞澤笑問道:“公覆此舉莫非苦肉計,而欲詐降乎?”
黃蓋吃了一驚,問道:“德潤何出此言?”
闞澤道:“我知軍中遍佈曹軍細作,公覆此舉皆為取其信耳,然卻休要瞞我,我見公瑾今日如此突兀,
已料到八九分,又見士元在旁,卻不相勸,他平時與武將熟稔,因公之故鄉在零陵,更與公覆相厚,
如今卻只是連連點頭,吾便確定此乃公瑾與汝之謀也!”
黃蓋問道:“你既已看破,不知此計可瞞得過曹操。”
闞澤笑道:“放心,營中除我外能看出此計者並不甚多,我亦是知公瑾與士元平日行事,今見兩人皆有異常方可確定。
而曹操遠在大江之北,非親眼所見,如何知道詳細,必從細作書信中方能得知,那些細作見你被公瑾如此責罰,如何不信?”
黃蓋聞言便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唉!黃某受吳侯三世厚恩,無以為報,公瑾尋我密談,我當即允下,以破曹操。
吾雖受苦,亦無所恨,吾遍觀軍中,無一人可為心腹者,惟公素有忠義之心,敢以心腹相告。”
闞澤道:“我已知矣,無非是往曹營獻詐降書耳,我今來此,便是應下,不然今日便不來也。”
黃蓋哈哈一笑,隨即牽動傷口,只疼的齜牙咧嘴:“感念公之高義!來日再當拜謝。”
“無妨,皆是為我江東,怎敢言謝!只是此事不可緩,即今趁夜便行。”
闞澤接過書,便連夜扮作漁翁獻書於曹操帳下。
曹操見書,將信將疑,信的是江東每每有人叛逃,不絕如縷,就連當年在官渡對陣袁紹的時候,
不也是因為許攸來投,獻計截斷了袁紹的糧道,才能取得勝利嘛!
疑的是黃蓋乃孫堅時候的大將,便連這等老將也要投降,到底是江東不得其心,還是我曹操魅力太大?
曹操於几案上翻覆將書看了十餘次,忽然拍案張目大怒斥闞澤道:“黃蓋用苦肉計,讓你來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我耶!”
便教左右推出斬之,左右將闞澤簇下,闞澤面不改容,仰天大笑。
現在不笑不行啊,曹操要麼是考驗自己,要麼是來真的,不管怎樣,都先大笑一番,先詐他一詐,若真要殺自己,那死便死了。
這也是黃蓋為什麼選擇闞澤來幫他下詐降書的原因,因為他知闞澤其人,好口才,善辯論,有膽氣,不怕死!
果然曹操見其大笑,便令軍士領回,叱道:“吾已識破奸計,你何故大笑?”
闞澤心中一鬆,卻面不改色:“吾不笑你,吾笑黃公覆不識人耳。”
曹操道:“何不識人?吾自幼熟讀兵書,深知奸偽之道。你這條計,只好瞞別人,如何瞞得我!你既是真心獻書投降,如何不明約幾時?”
闞澤聽罷,哂笑道:“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這裡反來接應,事必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