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下定決心(第1/2 頁)
年節將近,家家戶戶都忙起來了。
該打點的,拜訪的,全都藉著這個由頭開始走人情。
東宮卻一片冷清蕭條,連大門附近都鮮少有人經過。
“娘娘,寧王妃派人送了年貨進來,奴婢已經收下了,都放在庫房裡。”綠翹走進屋稟報。
宋錦珠稱病,隔一日就有大夫入府給她看病。
人選自然是宋若甫安排好的,訊息物品都透過這種方式帶入東宮。
至於御林軍那邊,宋若甫也都打理好了。
他們要守的人是太子,至於旁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無所謂。
宋錦珠抬手點了點桌子,“我知道了,咱們院裡的人雖出不去,但這個年還是要好好過的。
等會兒你把賞銀先發下去,該置辦的年貨席面都置辦起來。”
綠翹問道,“太子那邊,娘娘如何安排?”
宋錦珠冷笑一聲,“我如今也在禁足,又在病中,如何管得了那麼多?再說了,宮裡若是發話,既然有人去管,若沒人發話,我管了也是多管閒事,何必去討嫌。”
宋錦珠心裡暗暗發恨,若非太子魯莽行事,哥哥也不至於罔死,這筆賬她遲早要跟太子算的。
受太子牽連,皇后徹底失了六宮權柄,但每個月初一十五的請安,卻依舊沒停。
花姜早早入了宮,先去太后宮裡轉了轉,陪太后說了會兒話。
太后這段日子的興致看起來都不是很高,除了花姜,就連宮裡的嬪妃公主想要入慈安宮,都少有被準允的。
太后看著花姜,幾次欲言又止。
宋知麟的事,終歸是周家對不起宋家,讓宋家斷了後。
太后和宋家老太太一輩子的情分,她生怕就這樣折了。
想要問,卻又無從問起,心裡全是惆悵。
花姜早有預料,藉著由頭含笑說道:“我前些日子回相府,祖母還念起您,知道您冬日怕冷,親手做了一條抹額,想要給您。只是祖母年紀大了,手腳沒有年輕時候利索,動作便慢了些。”
太后一驚,心頭百轉千回,既感動又高興,暗惱自己低估了老閨蜜的心胸。
“她身體也不好,怎麼還親自動手做針線活。”太后唸叨了一句,嘴上雖然在推辭,可語氣裡是藏不住的高興。
她將貼身嬤嬤喚過來,“哀家庫房裡有一件紫貂大氅,你去取過來,派人送到丞相府去,就算是哀家給宋老夫人的年節賀禮。”
嬤嬤笑著回了一聲,腳步一提,就出門辦差去了。
這件大氅是今年送入後宮的貢品,不僅質地極品,而且油光水亮,輕薄保暖,太后十分喜愛,原打算入冬就用上,可都進了年關,也沒聽太后提起。
想來,她早打定主意要送人,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自從太子出事,太后和皇帝不歡而散,嬤嬤眼瞅著太后懨了好些日子。
今日寧王妃入宮,嬤嬤就盼著她能將太后哄一鬨,沒想到,寧王妃的本事遠比自己想的大多了,沒幾句就讓太后展了笑顏。
“丫頭,你哥哥的事兒,哀家心裡也不好受。”
太后嘆了一口氣,眼角泛出一點紅色,“哀家和你祖母年紀都大了,兒孫的事多少也管不著,就算想管,也有些力不從心了。”
花姜垂眸沒作聲,以太后的身份地位,實在沒必要在她面前說這些。
花姜不明白她的用意,想了想,只挑了一句不會出錯的回答,“太后的難處,阿苑明白,祖母也明白。”
太后拉著花姜的手,噙笑看了她好一會兒,“宋家能將你找回來,真是做得最對的一件事。”
花姜走後,太后進入內室,從床前暗格裡取出一隻錦盒。
她沒想到,這隻靜靜躺了幾十年的錦盒,竟真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太后吩咐嬤嬤,“請皇帝過來,哀家有要事告知他。”
“是。”
嬤嬤走到門邊,又轉身回去,猶豫道:“太后想清楚了嗎,這一步走出去,您和陛下的母子之情,只怕......”
太后揮揮手,“去吧,他如今糊塗,哀家便不能糊塗,他再這樣拖下去,咱們大周就要在他手裡敗下去了。”
想起剛才花姜的回答,太后心裡頓感安慰。
兒子兒媳不靠譜,她也只能指望孫子孫媳了。
花姜到坤寧宮的時候,後宮嬪妃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只有元妃和雲妃還坐在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