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孤軍深入(第1/2 頁)
南陽府,鄧州新野唐縣幾個縣城戰火連天,後方的指揮部軍帳,許良和下面的軍官神色都比較凝重,自進入河南之內,制憲軍的壓力一下就大了起來。
來到這裡之後,制憲軍原本打算複製此前的套路,從鄉鎮和小縣開始解放。
只是這套方法用的多了,明廷地方官方也早有提防,藉著湖廣一個月左右的緩衝時間,北方各地官府一看制憲軍這勢頭,立馬就採取了與當初雲南沐晟一樣堅壁清野的策略。
各縣極快對地方下轄鄉鎮採取了殺雞取卵的做法,一時間各種賦稅徭役都被攤派下去,官府從百姓手裡獲取大量的錢糧充實府縣城池,並且徵用勞力加固城防,製作守城物資。
不得不說這種做法確實有效,就是有些喪心病狂了。
明廷為了抵禦制憲軍,已經完全不顧民心,且不說這麼做能不能擋得住制憲軍,就算擋得住,人心盡失之下,明廷也沒有了未來。
但這對明廷來說,更多也是無奈,大禍臨頭之時,哪裡還顧得上這些,飲鴆雖然有毒但它解渴啊。
許良還是有些頭疼的,硬要打肯定能打,就是這樣的話,北伐的程序就要被拖慢了。
至於繞而不攻,這顯然也不行,後方的釘子如果不清理乾淨,不僅後勤壓力巨大,還有被包夾的危險,李景隆分十萬大軍留在防線固守,可都是十分能打的精銳。
“我意親率一萬兵直取潼關爭取時間,至於剩下所部大軍,不必強攻府縣城池,只需與其對峙即可。”許良考慮一會兒,立刻做出了決定。
眼下局勢他看的分明,誰能先下潼關,誰就能佔據先機。
他不想節外生枝耽誤時間,若是讓李景隆佔了這個先機,那意味著制憲軍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取得勝利。
畢竟他十分清楚,如今明廷必定是不眠不休在瘋狂生產槍械,多拖一天,就多一天的變數。
這次北伐必須速勝,一點都耽誤不得,自己斷然不能被拖住腳步,如此為了保證後方安定,他不得不把更多兵力留下與明軍對峙。
此言一出,其他軍官都是大驚。
“領袖萬萬不可,我軍雖然具備兵器優勢,但孤軍深入依然是十分冒險的事情,不如穩紮穩打慢慢推進,形勢是站在我們一邊的,我們完全不必如此急躁的。”
“沒錯,這兩年我軍也生產不少火炮出來,即便是慢功慢打,也完全不懼明廷。”
“就算真要孤軍深入,領袖也大可不必親身冒險,屬下可領此任務,便是立下軍令狀也可以,保證把潼關奪了下來!”
“屬下亦願去,還請領袖坐鎮後方!”
一下子,所有的軍官都是站了起來,他們是真不願意看許良做這樣冒險的舉動。
許良是整個組織的精神領袖,也是實質的領袖,他們無法想象如果這個領袖出點意外,那會是什麼樣的大地震。
對他們來說,哪怕許良現在什麼都不做,只當個神龕裡的金人,那也好過去冒險。
如果一定要做些冒險的行動,那執行這個事情的也一定不能是許良這個領袖,下面有無數的人願意為他前赴後繼的赴死。
不過許良倒是不以為意,他並不覺得此事真有多麼大的風險。
“你們不必驚慌,我軍輕軍前進轉移快速,藉助著槍械火力,無論是正面作戰還是轉進撤退都可以從容應對,必然不會出現什麼危險。”
“此事乃我決議,你們做好各自事情便是,不必多說。”
當許良完全決定一件事情之後,那他們就只能接受了,眾人也只有無奈的閉嘴。
他親自領兵寇關,便是想最大限度的施加壓力,畢竟叛軍打到家門口,和許良打到家門口,這對京城上下的心理壓力絕對是兩回事。
京師的壓力大了,明廷才會把注意力更多放到自己身上,這更有利於整體北伐戰略。
議定方略之後,三萬中軍立刻開始了部署,很快便有一萬兵被挑選出來,一番休整之後,便都是列陣向北步行遠去。
制憲軍在新兵訓練之初,許良就完全是按照輕步兵的設想來訓練的,最後在現實戰場上也確實貫徹了輕步兵的打法。
這次北伐為了提高作戰效率,他們完全擯棄了火炮裝備,只以速度和槍械火力實現快速推進。
這樣的輕步兵有一項極強的能力,那便是能跑,只靠兩隻腳哪裡都能去,如今許良便開始帶著他們發揮這種能力,一萬大軍開始快速往北轉進。
這個數量的軍隊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