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我為天下師 > 第54章 這也行(求跟讀支援!!)

第54章 這也行(求跟讀支援!!)(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出的題給出的答案,這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你那氣候之說,真能拿出切實的論據?

往下看,章宰看到的是一條彎彎扭扭橫向的線,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當他看到旁邊的釋義,他才知道這條線是什麼意思了。

線的旁邊是許良附上的一個長度標刻,按照許良的劃分此為一厘米,而再度十分則為十個毫米。

厘,毫都是古代長度計量單位,只是缺乏統一標準,一釐一毫究竟是多少,換個人也許說法兒就不同了。

而許良在這裡給出自己的一個標準刻度,藉助報紙的覆蓋範圍和流傳度,以後接受的人多了,就有可能慢慢形成統一標準。

這個事情看似普通,實則意義重大,當然現在也只是剛開始而已,也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有了確定的相對精細長度單位,文章立刻引入一個概念,那就是年平均等降水量線,一年內降水量相同的點連起來,則為年平均降水量線,而文中所畫線條,即為四百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線。

許良在文中又是假借域外遊商的託詞解釋這條線的來源,更直言世人可用報紙附有的統一長度單位進行測量驗證。

……

章宰看得眼睛瞪著老大,許良這解題思路是他想不到的,這樣也行?

而這篇文章以上所有內容,都是為了引出最後一個觀點,那就是這條等降水量線與華夏曆代長城段具有相當程度的重合。

一個人力造物,與自然現象的重合,這是巧合嗎,不,這是人類順應自然規律的產物。

“一線分文明,定農耕遊牧者不在長城,而在此線!

是以,氣候可決文明形態!”

章宰忍不住手一抖,長吸了口氣,心裡為之震驚:“此子厲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