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善惡(第1/2 頁)
聽到這個問題,章宰嘴角抽了抽,其他人也都是愣了愣。
他們所驚訝的不是這個問題有多麼稀奇,而是這個問題太經典了,經典到幾乎每個人都知道。
這都被說爛了的問題,怎麼許良這傢伙還拿出來炒冷飯?
越是簡單普通的問題,往往越是難以有個定論,人本性善惡就是如此。
一千多年都沒人能論個明白,今日又能論出什麼新意來?
“自然是人性本善。”章宰平靜的給出自己的答案,以儒家普遍立場而言,他只能持有這個觀點。
“不,我以為人性本惡!”許良搖搖頭,立刻丟擲自己的論據:“孩童多善妒,強於爭搶,好殘虐蟻獸未有絲毫憐憫,此類事不見人教,天性如此,難道不能說明人性本惡嗎?”
“以偏概全不可取!”章宰冷聲反駁:“爾只說孩童善妒爭搶,卻未見孩童分享好物,爾說孩童未有憐憫,那為何孩童不忍見殺雞宰羊之事?”
許良聞言,便微微笑起來,卻沒有接著往下辯了,而是話鋒一轉:“先生覺得,這個問題今日你我可能論完?”
章宰一愣,但隨後就搖頭:“善惡之說千年都未見定論,如何在今日論完?”
許良點頭道:“善惡之說千年未有定論,雙方誰也不能說服誰,先生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章宰皺起眉來,不明白許良此話何意。
許良這時候又丟擲一個新問題:“先生覺得這天下有鬼神嗎?”
章宰乾脆不說話了,這沒頭沒腦的不知道許良到底想說什麼。
許良見其不答,乾脆自說自答:“先生若覺得存在鬼神,那我就認為沒有鬼神,先生若覺得沒有鬼神,那我就覺得存在鬼神,不論我持有什麼觀點,先生你有把握能徹底反駁我嗎?”
章宰沉默下去,神情若有所思,隨後默默搖頭。
許良道:“這天下之事,有的事情不辯自明,例如月有陰晴圓缺,例如時有四季劃分,但有的事情卻爭論不休無法結果,例如這善惡之論,例如鬼神之論,永遠都沒有定論,我想問為何會有這種情況?”
章宰皺著眉,其餘所有人也都是思考起來。
辯論他們很熟悉,辯論沒有定論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去想為什麼會有論不明白這種現象本身。
這世界上的事兒就貴在一個探究到底的精神,而現在許良就提出了這一點,而且很快就直接給出了他的答案。
“因為我們缺乏一個統一的評判事物的標準,我們是該以主觀為標準判斷事物,還是以客觀為標準判斷事物?”
許良丟擲兩個新的概念,自然也知道立刻對兩個概念進行解釋,不然大家都聽得雲裡霧裡的。“何謂客觀,即事物原本之面目,不以個人思想所左右。何謂主觀,既意識本能之判斷,不做客觀之依據,而是立足個人情感,喜好。”
眾人聽明白這兩個概念,頓時就有了不少啟發,不少人眼睛都是亮了起來。
即便作為辯論對手的章宰,也是忍不住點了點頭。
“以人性善惡來說,內心善惡這是主觀的事情,但行為善惡卻是客觀的事情,那我們討論這個問題,究竟是該討論善惡心,還是善惡行?”
許良見眾人思考,便繼續深入性的探討起來:“如果我們以主觀標準來討論,這個事情就不可能有定論,如果以客觀標準做討論,那麼一切只需要評判人的善惡行為,就無關乎本心如何,也就不存在人性善惡的爭論,只有行為善惡的結果。”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若有所悟,這並不是什麼複雜高深的東西,只是以前少有人以評判標準的角度去做剖析。
現在他們再一回想,以往討論這個問題,確實是主觀觀點和客觀觀點夾雜,連標準都不統一,那如何能有結論?
章宰卻覺得不對:“若是依你的說法,完全以客觀標準去議論事情,那這天下的很多東西都無法討論了,是古人勝今人還是今人勝古人,客觀上二者就無從比較,那討論還有何意義?”
他是沒法接受這種說法的,純粹的客觀看待事物,不去探討本性和內心,這樣的話儒家甚至以前所有學問都要站不住腳了。
他越看這越像是儒家和法家的爭論了。
但是許良今天站在這裡,那當然不是為法家張目,他只是由此點題罷了。
“我並不是說就要拋棄主觀的討論,而是說要把二者分開來看。”
許良站了起來,突然笑著抬頭望天,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