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精選的緣分(第1/4 頁)
</dt>
&esp;&esp;孩子們崇拜他,他卻絲毫也不愛他們,他的心思在別的地方。任這些小傢伙做什麼,他都耐心對待。冷靜,公正,喜怒不形於色,然而受人愛戴,因為他的到來可以說掃除了這個家的煩悶。他是一個好家庭教師。然而對於上流社會,他感到的只是仇恨和厭惡,這個上流社會實際上只是在餐桌的末端接納了他,這也許解釋了他的仇恨和厭惡。在幾次盛大的宴會上,他好不容易才剋制住對周圍的一切所懷有的仇恨。聖路易節那天,瓦勒諾先生在德-萊納先生家裡成為談話的中心,於連藉口看看孩子們,跑進了花園。他嚷道:“對廉潔的頌揚多麼動聽啊!彷彿這是唯一的美德,然而對於一個自從管理窮人的福利之後顯然把自己的財產增加了兩、三倍的人,卻又那樣地敬重,那樣地阿諛奉承!我敢打賭,他連專供棄兒使用的經費都要撈,而這些可憐的人的苦難是比其他人的苦難更為神聖的!啊!惡魔!惡魔!而我也是一種棄兒呀,父親、哥哥,全家人都恨我。”
&esp;&esp;聖路易節前幾天,於連獨自在一片小樹林裡散步,一邊念著日課經。這片小樹林俯瞰忠誠大道,人稱“觀景臺”他遠遠地看見兩個哥哥從一條僻靜的小路上走過來,想躲也躲不及了。這兩個粗魯的工人看見他那一身漂亮的黑衣服、極其整潔的外貌、他對他們的赤裸裸的輕蔑,不禁妒火中燒,把他揍了一頓,直打得他滿臉是血,昏死過去。德-萊納夫人和瓦勒諾先生、專區區長一起散步,偶然來到這座小樹林;她看見於連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以為他死了。她是那樣的激動,直讓瓦勒諾先生嫉妒。
&esp;&esp;瓦勒諾先生的擔心未免早了點兒。於連覺得德-萊納夫人很美,然而正是因為這美,他恨她;這是阻止他發跡的無關的事情露骨的麻木,還有對一切使他們感到不快的推理所懷有的盲目仇恨,在她看來,這些東西對男人這個性別來說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穿靴子戴氈帽一樣。
&esp;&esp;許多年之後,德-萊納夫人還是對這些嗜錢如命的人感到不習慣,然而她還得生活在他們中間。
&esp;&esp;於連這個小鄉下人的成功蓋出於此。德-萊納夫人對這顆高尚而驕傲的心靈充滿了同情,從中得到了美妙的、洋溢著新鮮事物的魅力的快樂。她很快就原諒了於連的極端無知,這無知成了他的又一個可愛之處;也原諒了於連的舉止生硬,這生硬她竟能加以糾正。她發現他的談話居然也值得一聽,哪怕說的是一條狗橫穿馬路被農民急駛的大車壓死。這個痛苦的場面使她的丈夫哈哈大笑,可於連呢,她看見他蹙緊了烏黑的、彎得很好看的眉毛。漸漸地,她覺得寬厚、靈魂高尚、仁慈只存在於這個年輕的神甫身上。她把這些美德在高貴的心靈中激起的同情心甚至欽佩之情都給了他一個人。
&esp;&esp;在巴黎,於連和德-萊納夫人的關係很快會變得簡單,因為在巴黎,愛情是小說的產兒。年輕的家庭教師和他的靦腆的女主人,可以在三、四本小說、甚至吉姆納茲劇院的臺詞中找到對他們的處境的說明。小說可以勾畫出要他們扮演的角色,提出可供他們模仿的榜樣,而這榜樣,虛榮心遲早要逼著於連照著去做,儘管並無絲毫的樂趣,甚至還會感到厭惡。
&esp;&esp;在阿韋龍或比利牛斯的一座小城裡,氣候的炎熱可以讓最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變得具有決定性。在我們的比較陰沉的天空下,一個貧窮的年輕人只能野心勃勃,因為他那顆敏感細膩的心靈使他需要一些花錢的享受。他天天都看見一個三十歲的女人,這女人打心眼兒裡規規矩矩,心思全在孩子身上,絕不會到小說裡去找行動的榜樣。在外省,一切都慢慢地來,一切都在逐漸中做成,這反倒更多些自然。
&esp;&esp;德-萊納夫人想到年輕的家庭教師的貧窮,常常感到心頭一熱,流下淚來,有一次讓於連撞見,她正哭得傷心。
&esp;&esp;“啊,夫人,您遇到了什麼不幸嗎?”
&esp;&esp;“不,我的朋友,”她答道“去叫孩子們來,我們散步去。”
&esp;&esp;她挽起於連的胳膊,靠著他,那方式讓於連覺得奇怪。她這是第一次稱他“我的朋友”
&esp;&esp;散步快結束的時候,於連注意到她的臉通紅。她放慢了腳步。
&esp;&esp;“可能有人跟您說過,”她說,並不看他“我是一個很富有的姑母的唯一繼承人,她住在貝藏松,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