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德國戰敗(第3/5 頁)
以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才十分煩躁,尤其是現在德國在這個時間也投降了,所有人都知道德國投降的事是遲早的事,但是誰都沒想到在協約國軍隊還沒有攻入德國本土的時候,德國就突然之間投降了。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看著格奧爾基·瓦西裡耶維奇·契切林語氣惆悵的說道:“現在協約國的軍隊有沒有調動?”
格奧爾基·瓦西裡耶維奇·契切林聞言輕輕道:“書記,目前協約國的軍隊與德國的軍隊都依舊在前線,沒有什麼調動。”
“但是根據德國與協約國達成的《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德國將在15天內從法國、比利時、盧森堡、阿爾薩斯——洛林及萊茵河左岸地區,全部撤離,同時也要同從羅馬尼亞、奧匈帝國及非洲地區撤軍;
並且要交出原屬於德國的5000大炮、2500挺機槍、3000迫擊炮、1700架飛機、5000臺火車機車、節車皮和5000輛卡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在內心中想到,也就是說在15天之後,德國的軍隊就無法在牽制協約國的軍隊,那麼那個時候的協約國軍隊是否會被調至蘇俄戰場。
一旦協約國數百萬軍隊真的被協約國調至蘇俄戰場,那麼蘇俄政府就真的沒有繼續存在的可能性了。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想到這裡開口道:“聯絡一下其他人員,就目前的情況再進行會議進行商議吧。”
格奧爾基·瓦西裡耶維奇·契切林嚴肅道:“是書記,我這就去。”然後轉身立刻離開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辦公室。
而此時的安卡拉,新月堡,阿雷·斯特同樣也接收到了德國同協約國簽署停戰協議的訊息。
不過不同於蘇俄政府的煩躁,和協約國英,法,美,意等國的開心,阿雷·斯特則是有些迷茫的看著為他帶來這個訊息的布日古德·蒙爾達。
阿雷·斯特知曉歷史,也不能說阿雷·斯特,所有穿越到過去的人,內心中其實是都不希望歷史偏離原本的軌跡的。
因為一旦歷史的軌跡發生了偏離,那麼就意味著身為穿越者先知先覺的優勢不在了,萬事盡在掌握的從容的那種氣度也會消散。
這個時候才是身為穿越者證明自身實力的時候,你到底是草包,還是一顆閃閃發光的金子。
阿雷·斯特也來帶來這個轉折點,現在才1918年9月初,比歷史上的德國投降日期1918年11月11日整整提前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也就意味著英國,法國,美國,義大利四國至少節省了近千萬軍隊兩個月的軍費,也就意味著可以向蘇俄戰場投入更多的資源與軍隊。
於是阿雷·斯特開口問道:“關於我國加入協約國的情況如何了?”畢竟現在的情況,哪怕與蘇俄站到同一戰線上,也不會有一個好結果了。
而且現在德國的投降,使得奧斯曼的影響力也變的不如以前重要了,尤其是德國投降後德國東線的部隊雖然沒有被立即調回國內,但是也不會在發起進攻了。
而且據阿雷·斯特潛伏在蘇俄政府內部的暗子傳來訊息;蘇俄政府時刻準備撕毀與奧斯曼之間的條約,收復被奧斯曼在混亂中控制的高加索地區。
之前只是因為在國際上沒有幫手,而奧斯曼在阿雷·斯特的引導下與蘇俄政府有了一些情誼,但是這些情誼還是太單薄了。
對於雙方來說,都不足為對方抵抗住來自其他國家的多大壓力,畢竟什麼都沒有利益重要。
布日古德·蒙爾達恭敬道:“陛下,由於法國人的拒絕,我們加入協約國的步驟,還沒有成功。”
“原本已經同意的英國與美國,現在對於我國加入協約國卻也沒有以前熱切了。”
阿雷·斯特揉了揉眉頭,發現局勢又脫離掌控了,現在的情況有可能又會演變成同協約國和蘇俄共同的敵人。
但是現在又不能將剛剛調離到安卡拉的軍隊再次調回海峽地區,而目前位於大不里士的軍隊也無法隨意調動,就很·······。
任何時期一個國家的軍隊的任何調動,對於其周邊國家,都會產生十分巨大的震動。這也是對周邊的國家外交環境的種種變化。
尤其是有目的的軍隊調動行為,就是對鄰國的發出的戰爭威脅,或者部隊到達時就是戰爭的開始時刻,如同1939年的閃擊戰。
阿雷·斯特也煩躁了起來,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