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過往(二)(第1/2 頁)
眾所周知,老師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總是特殊照顧,所以老師就把花了一堂課的時間給明末路闢謠並且用一番真摯的話語讓散播謠言者羞愧難當。
老師是好老師,如果是其他人這個老師就已經成為了救贖,但這是明末路,他從一開始就不在乎謠言,對於後來的道歉他也沒想過原諒。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明末路可從來沒有做錯什麼,錯的一直都是其他人。
用明末路的原話來說就是:“對不起三個字還不如一塊錢來的實在。”
明末路對老師表示了感謝,但是很明顯老師的話並沒有改變他。
老師人很好,但是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成績好,他同樣也知道,哪怕自己成績差老師也依然會為了他闢謠,但……如果他成績差,這位老師壓根看不到他,又何談幫助。
就這樣,明末路在老師的幫助下度過了小學生活,明末路的報答方式就是考一個好成績,這樣老師就會有獎金。
在明末路眼中,這一切不過是一場交易,畢業時老師很不捨得明末路,老師護了他六年,在內心早就已經把明末路當成了他的兒子。
但是很明顯,明末路不懂這種感情,他沒有在原生父母的身上感受到愛,人販子因為他出眾的外表對他關照有加,這導致他不相信世界上存在無私奉獻。
在他眼裡,一切都有跡可尋,世界上不存在無理由的事。
所以,他看不見老師眼裡對他的關愛,只是認為老師沒有了他可能會拿不到獎金所以才不想放他走。
孤兒院裡的他也是孤身一人,院長只是以為他性格孤僻,因為他十分健康,而院長看見他很健康便沒有多管。
他不是主角,所以沒有人會對普通他特殊照顧,除非他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是很顯然長的好看和性格孤僻不夠特殊。
我們去孤兒院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裡面的孩子有吃有喝,還有嬉戲打鬧的夥伴,從外表上看不出孤兒和普通孩子的區別,但是如果你細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孤兒其實並不一樣。
他們其實很自卑,儘管他們也擁有類似父母的角色,但那些人終究不是親生父母。
孤兒院的孩子都是很自卑敏感的,他們羨慕著那些家庭美滿的孩子,因為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東西。
孤兒院會教導他們獨立生活,他們知道自己遲早得一個人,所以他們會比一般的孩子少些依賴,多些成熟,被收養以後會察言觀色,因為他們害怕失去這來之不易溫情。
可以說明末路那時候的情感是畸形的,他不懂愛,也不相信愛,換句話來說,他很理智,但是理智過頭了。
明末路想要將人的行為都找出一個理由,在他眼裡愛一個人的前提是對方身上有利用價值,他不相信世界上存在無理由的愛。
如果沒有人糾正,那麼明末路這一輩子都無法學會愛人,但是這不是致命的,他依然可以繼續生活,一直到老死,但是不知道愛的世界是可悲的。
每次看到孤兒院的其他人看著圍欄外的嘻嘻哈哈的一家人露出羨慕的眼光,明末路很不理解,在他眼裡,父親愛母親是因為母親長的符合他審美,而且可以為他生兒育女。
母親愛父親是因為符合審美,或者對方可以養活她和小孩,以及給她一個依靠和容身之所。
至於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各取所需,一方沒能力獨自存活所以需要養育,另一方為了老有所靠所以才餵養。
在他眼裡母愛無私不過是一個道德綁架,真正的內在是各取所需。
正如同他,不感激孤兒院,因為孤兒院不過是拿錢辦事,至於國家為什麼要拿錢給他們讓他們養育自己,完全是因為他是一個勞動力,養大了就可以為國家賺錢。
他當時就是這樣一個人,理性至極,對於任何人都要思考一下對方有什麼目的。
因為害怕自己承擔不起,所以他選擇封閉自己,以刺蝟的尖刺警告其他人不要靠近,以此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不相信愛,所以拒絕愛,又因為拒絕愛所以不懂愛。
他本可以一直這樣,但是直到他上了初中,進入了青春期。
孤兒院帶給他一個好訊息,有人願意收養他,而對方是一個富豪,一個慈善家。
於是明末路遇見了那個改變他一生的人,他的養父,他的師父。
明末路的養父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他沒有妻子。
明末路同意了,對於他來說,被其他人收養和待孤兒院其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