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點評寇封(第1/2 頁)
劉備在樊口等了半月有餘,依舊未見到江東一兵一卒,“軍師,我們在樊口已經十餘日了,怎麼還未見到江東的人?”劉備在房內來回踱步,顯得有些焦躁。
“主公,您這是關心則亂。”諸葛亮依舊是從容淡定的模樣:“您也是老於行伍之人,再說此次大戰關係江東生死存亡,必定要調集所有可戰之兵,兵馬排程,糧草徵集可不是易事。而且江東地勢不比北方,此處群山隔絕,全靠長江維繫。”
經諸葛亮提醒,劉備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坐回位置上。
房內頓時變得安靜,為緩解尷尬劉備率先打破沉默:“軍師,此去江東看來發生了些許趣事啊?”
“主公慧眼如炬,確有一樁趣事。”諸葛亮就把寇封在驛站與孫權打賭,大殿之上暴揍潘璋之事一一講述出來。
劉備聽得心驚膽戰,“守之如此行事未免太過跳脫了,孫仲謀居然還願與我們聯盟?”
“亮以為守之此舉並無不妥。”諸葛亮對於寇封此行的表現倒是頗為滿意,“如果如此,主公見到周瑜之時,就兵權歸屬問題還得爭執一番。”
提到兵權,劉備稍微一頓,頗為認可地點點頭。
“我軍本就勢弱,大殿之上擊敗江東將領,也可展示我軍軍威。”諸葛亮再次解釋道,“其實不管我們行為如何,只要孫仲謀想要抗曹,就必然會與我們結盟。”
劉備疑惑道:“軍師此言何意,我們有什麼不可替代之處嗎?”
“江夏!大別山,武功山等山脈將荊州與揚州隔絕,此處成了唯一的通道,孫仲謀親自駐守柴桑,其意便是防備荊州之敵。”諸葛亮以手指了指腳下的土地道,“我們佔據江夏,亦是佔據他的命門,只要他不想將命門交給曹操,那必然要與我們聯盟”
劉備恍然大悟,而思索片刻後說道:“以軍師之意,江東準備在江夏與曹操一決勝負?”
諸葛亮點點頭,“夏口乃長江,漢水交匯之處,可擋曹操水軍。西南又有大澤雲夢澤,遍佈湖泊沼澤,也不利於大軍行軍,乃是天然屏障。是個能彌補劣勢的戰略要點。”
“現在想起那日守之誇讚周公瑾之言,看來並非虛言,確是當世人傑,反觀張子布等人不過中人之資,日後與周瑜打交道還需謹慎。”
諸葛亮如此誇讚,不禁令劉備對周瑜心生好奇,不過更令他好奇的是,連他都不知道周瑜能力如何,寇封又是如何知道的。
“軍師此次與守之同行,覺得其人如何?”劉備換了個話題問道。
諸葛亮反問道:“主公收其做義子,理應比亮更為熟悉才對,為何問我?”
劉備回憶當初與寇封初次見面和收為義子後的相處,“初次見面,乃是一宴席上,此子年少英俊,很難不吸引他人注意。宴席開場,有一廚役在分肉時不慎將肉塊遺落在地,他竟隨手撿起,轉身避開眾人,將其食之,頗合我意。”
諸葛亮倒是不知道這等事情,倒也是嘖嘖稱奇:“我聽聞寇氏也曾是封侯之家,即使略有衰敗,也不至於吃不起肉,守之不責怪廚役,亦不嫌棄肉髒,確實難得。”
“是啊,我一生奉行仁義,詢問緣由之後,便收其為義子。”劉備繼續說道:“相處日久,覺得此子剛猛有餘,但思慮不周,恃強而驕,可為先鋒,不可為帥。”
“主公,這等評語怕是有失偏頗吧。”諸葛亮忍不住插嘴言道,他沒想到劉備居然會這麼評價寇封,太令他驚訝了,這和他所接觸的寇封根本就是兩個人,
“憑他在船上點評天下格局之能,這是思慮不周之人所能想到?此去江東,我未做任何提醒,他便能與我想到一處,做事看似跳脫卻是謀定而後動,獲得兵權,由此也可看出他有為帥之資。”
劉備苦笑著搖頭,“軍師所言甚是,是我以貌取人了,見他勇武出眾,又不好讀書,便以為他不善思考,應早些派些事務讓他去做,考察其能力,不至於埋沒人才。”
諸葛亮沉吟片刻:“主公,你可知守之為何突然性情大變,一面大膽示愛,要迎娶婉兒,一面又急著恢復寇姓?”
“我也不知,按軍師所言,此舉定然有所緣由,並非一時興起。”劉備疑惑地問道。
“依我之見,一切應當從元直的母親那聲——少將軍起。”諸葛亮回憶道,“所謂說者無意,聽著有心,我想自從那會兒起,他心中便有所芥蒂。”
劉備嘆息道:“何至於此,之前還認為他思慮不周,現在反倒覺得他想得太多。”
諸葛亮聞言也輕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