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靈堂(第1/2 頁)
李儷君出現在靈堂上的時候,在場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
她面色慘白,滿臉虛弱,額頭上綁著白色繃帶,隱隱透出一抹血暈。她是由侍女二紅背過來的,下地的時候明顯站立不穩,身上還帶著濃郁的藥味。她這副悲慘的模樣,哪怕她不向在場的親友們解釋,所有人也清楚她是受了傷,硬撐著過來的。
本來還有人小聲議論,陳氏去世,怎麼不見她唯一的親骨肉四娘子出現?靈堂裡只有一個大郎李儉讓在守靈,此外便是二房與三房的侄兒侄女們,看著不象話。雖然也有人提到嗣王李玳的幾個女兒都體弱,興許是生病了,但依然有人暗地裡嘀咕。
如今答案出來了。陳氏的親生女兒李儷君受了這麼重的傷,眼看著離痊癒還差得遠呢!她少來靈堂幾天,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倒是她如今頂著傷也要堅持來跪靈,孝心未免太足了些,隋王府的長輩們也實在太不愛惜小輩。
李儷君才在靈堂後方的席子上跪坐下來,便立刻有好幾位宗室裡的長輩貴主、王妃圍上來相勸,讓她先回去休息,把傷養好要緊。
李儷君露出一個靦腆中略帶幾分苦澀的小小微笑:“謝過諸位嬸孃、姑母們的憐惜,兒家沒事的。這傷並不要緊。阿孃只有兒家一個親骨肉,兒家怎能看著她一個人孤零零待在靈堂裡?無論如何,兒家也要陪阿孃走完最後一程。”
一個孝順又乖巧懂事的小娘子形象就這麼樹立起來了。在場的眾位宗室女眷被她感動到,連聲稱讚她有孝心。有人命人取憑几來,讓李儷君跪靈時有個依靠,能省力舒服一些;也有人覺得她身上衣裳過於單薄,最好再添件斗篷;有人擔心她跪在棺材附近會受寒,建議她跪得遠些,再喝點熱參湯;有人鄭重囑咐周圍的侍女婆子們把李儷君侍候好,時間差不多就送她回後宅;還有人特地去尋竇王妃與隋王府二房的黃氏夫人說話,讓她們待李儷君稍微好一些,對失母的孩子多看顧一點,不要因為陳氏去世,就人走茶涼。
怎麼看,這都不是一個喪母的小娘子在守靈時該得的待遇,可沒人覺得不對勁。
這些宗室女眷們,有的是昨天經歷過假山事件的,對李儷君受傷的真相有所瞭解;有的是完全不知情,頂多聽到些不相干的小道訊息,還納悶怎麼一天不見,李儷君就受了這麼重的傷,對她憐惜不已;甚至有人起了好奇心,想知道李儷君的傷是否跟小楊氏與李妍君的缺席有關。
當中也有人提到,李儷君已經在這裡了,李妍君身為庶女不見蹤影,李俶君這個前房留下的嫡長女也不來跪靈,禮數上是不是說不過去?大家心裡可都明白著,陳氏年紀輕輕就死了,完全是為了保護家裡的孩子們。這份恩情,承了恩的孩子總該知道感激吧?
無論以往李俶君如何說繼母不慈,現在也不該再念叨老黃曆了,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了她的繼母賢德仁厚,反倒是她這個繼女有些不知好歹。倘若她能及時改正自己的態度,還能說是小孩子家不懂事,誤會了繼母的人品,如今懂得了感恩,才算是皆大歡喜。
李儷君聽著周圍親眷長輩們的議論,一聲不吭,只作乖巧安靜晚輩的模樣。還是竇王妃帶著二嬸黃氏過來替她解了圍:“別都圍著儷娘了。她捨不得她娘,就讓她陪她娘待一會兒吧。”說著又吩咐邵娘子與二紅,“侍候好四娘子,一刻鐘後就把她送到後頭茶室去,免得她傷勢加重。”邵娘子與二紅連忙應聲。
竇王妃還用擔憂的目光看向李儷君:“真的不要緊麼?昨兒見你氣色還行,申姜也說你無大礙,怎麼這會兒臉色差成這樣了?”
李儷君衝她露出一個微笑,襯著慘白的臉色,怎麼看都象是強撐出來的:“祖母放心,兒沒事的,只是傷口有些痛罷了。”
竇王妃嘆了口氣:“一會兒就回去吧。你娘知道你的孝心,更情願你先把傷養好呢。”
她拉著眾宗室女眷去了別處說話,給李儷君留下了清靜。但在這人來人往的靈堂,李儷君怎麼可能真享得了清靜?眾人才走,三房的二姐李慧君就湊了過來。
李慧君是隋王與竇王妃所生的三子李琅的獨生女,今年十一歲。她生母王氏是難產而死的,父親李琅又不肯續絃,所以她從小就是祖母竇王妃帶大。不過最近幾年,每每到了需要教李慧君經營理事的技能時,竇王妃就會把她送到陳氏這兒來,認為陳氏這個嗣王妃比自己更擅長打理家業,因此李慧君與李儷君的接觸很多,姐妹關係還不錯。
相比於同父所出的長姐李俶君與三姐李妍君,李慧君對李儷君要親切多了。她性情溫和,也分得清是非曲直,並不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