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夢想啟航——手工藝人孵化基地的誕生(第1/3 頁)
隨著“傳承之光”專案的日益壯大,蘇悅和李浩的視野也更加開闊。他們不再滿足於僅僅舉辦活動和傳承技藝,而是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為更多手工藝人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
“浩,你覺得我們建立一個手工藝人孵化基地怎麼樣?”蘇悅在晚飯後,一邊收拾著碗筷,一邊向李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浩放下手中的報紙,抬頭看著蘇悅:“孵化基地?聽起來挺有意思的,具體怎麼做呢?”
蘇悅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李浩身邊坐下:“我想我們可以找一個合適的場地,提供一些基礎設施和資金支援,讓那些有夢想和才華的手工藝人能夠在這裡安心創作。我們還可以邀請一些行業專家來給他們做指導和培訓,幫助他們提升技藝和開拓市場。”
李浩點了點頭:“這主意不錯,但場地和資金都是大問題啊。”
蘇悅笑了笑:“場地嘛,我們可以考慮租用一個廢棄的工廠或者倉庫,然後進行改造和裝修。至於資金,我們可以向政府申請一些專案資助,同時也可以尋求一些企業的贊助和合作。”
李浩想了想:“嗯,這個方案聽起來可行。不過,我們還得好好規劃一下,確保這個專案能夠順利推進。”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悅和李浩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四處奔波,尋找合適的場地和合作夥伴。雖然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挫折,但兩人始終保持著樂觀和堅定的態度。
有一天,蘇悅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一條訊息,說是一個廢棄的紡織廠正在尋找新的租戶。她立刻聯絡了李浩,兩人決定一起去看看。
當他們來到紡織廠時,發現這裡雖然破舊,但面積很大,而且建築結構也很有特色。蘇悅興奮地說道:“浩,你看這裡怎麼樣?我覺得很適合做我們的孵化基地。”
李浩環顧四周,點了點頭:“嗯,確實不錯。這裡的面積足夠大,我們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區域,供手工藝人們使用。而且,這裡的建築結構也很有改造潛力,可以打造出獨特的風格。”
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先與紡織廠的負責人進行洽談。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們最終以合理的價格租下了這個紡織廠,並開始了緊張的改造和裝修工作。
在改造過程中,蘇悅和李浩也遇到了不少挑戰。比如,他們需要對廠房進行結構加固,以確保安全;同時,還需要設計合理的排水和通風系統,以滿足手工藝人們的創作需求。此外,他們還需要購買和安裝各種基礎設施和裝置,如水電、網路、空調等。
雖然工作繁忙,但兩人卻樂在其中。他們時常在工地上忙碌著,與工人們一起討論和解決問題。有時,他們還會互相調侃和打趣,為緊張的工作氛圍增添了不少樂趣。
有一天,李浩正在工地上檢查工程進度,突然聽到蘇悅在叫他:“浩,你快過來看看這個設計方案怎麼樣?”
李浩走過去一看,發現蘇悅正在展示一份孵化基地的設計圖紙。他仔細看了看,說道:“嗯,這個設計方案挺不錯的,佈局合理,風格也很獨特。不過,我覺得我們可以在一些細節上進行最佳化,比如增加一些綠化和休閒區域,讓手工藝人們在工作之餘也能放鬆一下。”
蘇悅點了點頭:“嗯,你說得對。我這就讓設計師進行修改和最佳化。”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孵化基地終於改造完成了。看著煥然一新的廠房和設施,蘇悅和李浩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成就感。他們知道,這個孵化基地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夢想啟航的地方。
接下來,他們開始著手招募手工藝人和行業專家。他們透過社交媒體、行業展會和合作夥伴等渠道釋出招聘資訊,吸引了許多有志之士前來應聘。
在面試過程中,蘇悅和李浩不僅關注手工藝人們的技藝水平,更看重他們的夢想和激情。他們希望這些手工藝人能夠在孵化基地裡安心創作,共同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一天,李浩正在面試一位陶藝家,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他走出去一看,發現是一位年輕的刺繡師正在與工作人員爭吵。原來,這位刺繡師因為對孵化基地的住宿條件不滿意,想要退租。
李浩立刻上前調解:“這位小姐,你先彆著急。我們孵化基地的住宿條件確實還有待改善,但我們會盡快採取措施進行解決的。你可以先在這裡試住幾天,如果還是覺得不滿意,我們再協商退租的事情。”
刺繡師聽了李浩的話,情緒稍微平復了一些:“好吧,那我就先試住幾天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