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永昌(第3/3 頁)
縻,安撫南中,人
剛到建寧,就被雍闓假鬼教曰: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粗,不足殺。把張裔送到了東吳,用以示好,求得了將軍的封號。
“張裔之事,是本相請家兄周旋,這個,本相是清楚的。”
先帝駕崩後,雍闓跋扈於建寧。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想引其迴歸王統。但闓但答一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
其桀慢如此也就算了,雍闓還接受了東吳的遙署,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改易,呂凱不得不結兵與之對抗。
雍闓這個人雖然不怎麼樣,但在南中恩信頗高,甚得人心。雖然漢軍擊退了他們,但其元氣未損,又有蠻族為援軍,依然非常棘手。
要平雍闓,擺明了選擇只有兩個,“剿”還是“撫”,剿不用說了,就是一股蕩平,好處是一勞永逸,不必擔心後患,但壞處是損耗無法計算。
季漢雖然經過了三年的修養生息,又得了西羌之地,國力有所上升;但還有魏、吳二國未平,若深陷此處,國力損耗不說,還容易被二國所趁。
呂凱知道雍闓想要什麼,無非是一個侯爵,丞相能為他請封一個,就能為雍闓再請一個。一個空頭候爺,換得他去招呼南蠻,一本萬利,比起曠日持久的戰爭,太划算了!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笑著言道:“如果季漢的國力不濟,陛下又無法掌控大局。不管是雍闓,還是孟獲,本相都會採用剿撫並用之策。”
沒辦法,家裡的底子不厚,就只能選擇羈縻。哪怕明知羈縻的後患無窮,也只能吞下這顆苦果。像呂凱說的,留著國力與魏吳周旋,不好麼!
但實際情況不同,陛下高居龍座,群臣俯首帖耳,國中政局穩固,這不用諸葛亮操心。他率軍南下,魏國當然也不會閒著,曹丕命雍州刺史郭淮,後將軍費曜、於陽溪出兵南下,兵指陽平關。
就在十日前,為涼國公-馬超所敗,丟下了八千餘具屍體,無數輜重倉皇而逃。而陛下最讓他滿意的是,大勝之勢,竟然命馬超勒兵回防。使得曹丕、司馬懿誘軍之計,賠了夫人又折兵。
“沒有後顧之憂,那本相自然與雍闓等人放手一搏。本相要的,不僅是平滅叛亂,更要抵定南中,將其納入漢土。”
“季平,你要和幼常一樣,出點能把他們打服的主意!”
額,呂凱一愣,他沒想到國中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思索片刻,隨即拱手進言:“丞相,卑職有一計進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