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1/3 頁)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屯墾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天子實行井田制,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被分封者擇定交通及軍略要地,圈地築城,長期屯駐,邊耕墾自給,邊建立軍事據點,逐步擴張,形成了屯墾的雛形。
東漢以來,屯田墾荒又成為開發邊疆和鞏固便防的國策,在西域都護府以軍屯的方式戍邊,解決軍隊糧秣供給問題,避免了千里送糧,舟車勞頓的開銷。
到了時下,曹操、孫權為了爭霸天下,也非常重視屯田墾荒;特別是曹操,當年他收服青州兵,就是採用這種方式養活這些軍隊的。
劉備呢,飄零半生,入主四川沒幾年就趕上了夷陵之敗,季漢的屯田還處於草創階段。劉禪登基的第三天,便命成都周圍各處駐軍,採購農具、耕牛,明年開春就地實行軍屯。
與傳統模式的軍屯不同,除了要種植糧食外,還有夠買豬苗、羊羔,甚至配種的牛,農場不僅要保證軍隊的肉食供應,還要為耕地,提供源源不斷的牛。
與此同時,民田減租減息,以絹、鹽、茶為獎勵,鼓勵百姓開墾荒田,減免稅賦,谷帛易市,鼓勵商販南北走商。季漢休養生息的國策,由此拉開帷幕。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
挽著袖子的諸葛亮,一邊搖扇一邊看著在日頭下揮舞鐮刀的劉禪,大漢朝的皇帝,包括高祖在內,沒一個會耕田的,現在終於出了一個。
對劉禪,諸葛亮是滿意的,睿智、勇武、開明、務實、勤儉,一切做皇帝必備的條件,他身上都有。當然,也包括多疑,除了諸葛亮,他對所有人都抱有疑心,包括他的親兄弟。
用狂生-廖立的話說,陛下剛愎雄猜,虎視天下,人臣莫敢不從。廖立是什麼人,那可是連先主都敢編排的,但他卻不敢在背後,說劉禪一句壞話。
還有左將軍吳懿、由將軍吳班,就因為有個不太省心的妹妹,也被劉禪“零敲碎打”的弄得叫苦不迭,已經找過他三次了,想讓諸葛亮幫著說情到外面帶兵。
給劉禪送完水的蔣琬,又給諸葛亮滿上了一碗,調笑道:“丞相,跟年輕人比不得吧!”
恩,確實比不了,劉禪這個年紀,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昨天去視察軍屯的農場,陛下還親自上手,跟著砌牆呢!換成他,接連這麼折騰,肯定是吃不消的。
“公琰,你對陛下提出的新政怎麼看?”
七日前,天子給他倆看了幾卷竹簡,裡面都是建興新制的想法。
其中最主要的四條是,加強尚書省的權力總攬政務,大都督府總攬軍務,軍政分離;土地實行租庸調製;兵馬實行府兵制;舉孝廉改為科舉選官。
這四條,涉及官職、土地、軍隊、選員四方面,每一條都關乎國本,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幾天,諸葛亮反覆瀏覽,每看一次,都有新的領悟。
諸葛亮清楚,陛下是看曹丕施行了黃龍新制,增強皇權和國力,也要迎難而上,走出一條新路來。
而說到這個,蔣琬也變得支支吾吾起來,不是他沒有想法,而是天子的這個想法太大膽。鑑於前代教訓,凡涉及變法,都伴隨這巨大的風險。
季漢國力孱弱,立國時間不長,根基較短。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會不會向申不害變法一般引起動盪,有損國力?
也正是因為這個想法,蔣琬才沒有想好。這個改革太大膽了,甚至比李嚴等人上書此時攻略雍涼的主張還大膽。荊州派、元老派、東州派都好說,利益受損的益州派,肯定是要作妖的。
雖然,有丞相在,可以糾合三派壓制他們,動搖不了國本,能夠保證新政的順利推行。但他們畢竟是坐地戶,如若魏、吳來攻,他們像對待劉璋那般對待陛下,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陛下要以一隅之地搏取天下,兩川豪族之心,是絕對不能丟的。蔣琬在考慮如何再不傷人的情況,穩步的推行新政,或者退而求其次,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諸葛亮搖了搖頭:“公琰,你太天真了!變法就是要流血的,沒有任何餘地可言。”
“但有一點你說對了,動盪大小才是關鍵。曹子桓大才,拿弟弟立威,這心,不是一般的狠啊!”
如果,陛下拿益州派立威,殺兩個代表人物,就把這事掩蓋過去,諸葛亮眼皮都不帶眨的,立刻就會同意。
但陛下可能要動太后,否則他不可能如此對待吳懿和吳班。他要透過這次新政,把皇權捧上一個新的高度,甚至比武帝時期更高。
掌握絕對的權力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