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婚事由來(第1/2 頁)
根據房子的擺設和佈局推測,她應該是重生在七十年代了,這時候還處於計劃經濟時期,家家戶戶日子都不好過。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沈單染強忍著渾身的劇痛從床上坐起來,正打算下床就聽見院子裡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
“我說你這老婆子能不能少說兩句,之前不還說這門婚事是給染丫頭的,現在大丫不要了,正好染丫頭嫁過去享福,不也挺好。”
“你這死老頭子心就是偏的,以前跟現在能一樣嗎,你以為她沈大丫為啥突然轉變態度,好不容易搶去的婚事又不要了,還不是因為提前聽到風聲,顧家小子在戰場上傷了命根子,不能人道了。”
沈老頭不說還好,一說這事沈老太就更生氣了。
幾十年前,她的公公,也就是沈家老爺子在村後的大山裡救過一個受傷的小戰士,還把人帶到家裡養傷。
在那個家家戶戶都缺吃少糧的年代,好吃好喝地伺候小戰士大半年,直到傷口痊癒。
小戰士身體康復,臨走前給沈家老爺子留下塊玉佩,說是結親的信物,等他回來報恩。
沒曾想小戰士這一走就是幾十年,沈家老爺子都歸西了也沒等來他的音信。
臨終前,老爺子把玉佩交給大兒子沈老頭,告訴他玉佩的來歷。
還留下遺言,若是所救之人來尋,就把玉佩還給人家,結親的事就算了。
沈老頭把玉佩收起來,本也沒指望小戰士會真回來報恩,幾十年都沒來,以後更不可能來。
誰知道今年年初的時候,村裡突然開進來一輛軍用轎車,停在沈家小院門口。
一個身穿軍裝的老人拿著玉佩說是來報恩。
那時候沈單染正好在院門口推著石碾磨豆腐,被顧老爺子看個正著,當下對她讚不絕口。
老一輩的人就喜歡力氣大長得壯實有勁的姑娘,顧老爺子也不例外。
等顧老爺子說明來意後,沈老頭才從箱子底下把玉佩拿出來交還給對方,表明結姻親的事就算了。
老爺子生前說過若是他回來,就把玉佩還給對方,當做什麼都沒發生。
沈家不貪圖回報的做法讓顧老爺子感動的不行,更加堅定了要與沈家結親回報沈家的決心。
說自己有個在部隊當兵的兒子一把年紀還未結婚,若是沈家不嫌棄,就按照當年承諾的那樣,與沈家結為秦晉之好。
沈老頭心動又糾結,老爺子生前交代過不能挾恩圖報,他老實了一輩子,不敢違背老爹的意願。
顧老爺子看出來他的顧慮,直言顧家也是泥腿子出身,他那個當兵的兒子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還找不到物件,把他們兩夫妻給急壞了。
顧老爺子把姿態擺的很低,把自家兒子說得非常不堪,就跟被人嫌棄的單身漢一樣。
沈老頭這才放下顧慮,覺得兩家差距也沒那麼大。
顧老爺子一眼就看中沈家姑娘幹活利索,不像城裡姑娘那般矯揉造作,一點苦頭都吃不得。
對沈單染一頓猛誇,雖沒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看中了沈單染這個兒媳婦。
沈老頭和沈老太也心知肚明,心裡預設了這樁婚事。
當時沈老頭與前面老婆生的兒子沈老大一家恰好去趕集,不在家。
顧老爺子對顧家的情況也不是很瞭解,誤以為沈家就一個適婚的姑娘。
就是剛才在院門外推石磨的那個胖姑娘。
等沈老大一家趕集回來,聽說爺爺救下的小戰士開著車來報恩,與沈家結姻親,訂的還是又黑又壯長得跟狗熊一樣的沈單染,立馬就不樂意了。
沈老大的媳婦王大花更是躺在院子裡撒潑打滾,哭爹罵娘地指責老兩口偏心,弄得全村人都跑沈家來看熱鬧。
沈老大是沈老頭跟前頭婆娘生的,只是那婆娘命薄,生孩子時難產當場就去了。
沈老頭帶著沈老大又當爹又當媽,爺倆過了幾年苦日子,直到遇上家裡出事避難投奔親戚的沈老太,在村長的搭橋牽線下,才湊合著組成新家庭。
沈老太是富家小姐,自幼詩詞歌畫樣樣精通,還留過洋喝過幾年洋墨水。
只可惜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造化弄人。
距離婚期還有一個月時未婚夫一家全家南下港城定居。
沈老太與未婚夫青梅竹馬感情甚篤,原意是想帶她一塊走的,哪想得到那麼恰巧,沈老太跟同學參加遊行活動,被警察拘留起來關進了監獄。
等放出來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