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古代有沒有愛民如子的皇帝?(第1/2 頁)
【古代有沒有愛民如子的皇帝?】
……
這個標題一出來,古代封建大家長們齊齊往天幕上看去。
開國君主們都是從亂世當中取得江山,自然對老百姓好一點。
都非常肯定的說,自己絕對稱得上愛民如子。
可是那些從先輩們手中繼承了皇位的大家長,看的一臉懵逼。
從他們骨子裡,就不知道愛民如子這個概念。
因為這個時候的朝堂已經悄悄的發生了一些變化。
並不是他的一言堂。
有些事情他都無法左右和掌控,或者說連他自己的性命都沒辦法保證。
如何能對別人的生死產生共情呢?
所以根本就談不上愛民不愛民這一說法。
……
【古代就沒有愛民如子的皇帝,愛民如子就是儒家們編造出來的政治謊言。】
【看《資治通鑑》這條記載,貞觀十六年七月,禁自傷殘制,自今有自傷殘者,據法加罪,扔從賦役。】
【這可是大唐的貞觀年間呀,皇帝還是咱們非常敬愛的天可汗李世民。】
【就是說自殘都躲不過徭役,還要加罪。
李世民尚且如此,其他的皇帝還用說嗎?】
李世民梗著脖子道:“如果天下人,人人自殘躲避徭役,那誰來建設大唐?”
“人民不愛大唐,憑什麼讓大唐來愛你?”
【這種禁止自殘,來躲避徭役的律法,歷朝歷代皆有之。】
【我們思考的核心是百姓們為什麼要透過,這麼殘忍的方式來躲避徭役呢?】
【如果這個徭役輕鬆,誰又自願變成殘疾人呢?】
【事實上徭役不僅辛苦,甚至會死人,所以古代百姓寧願選擇殘疾。
不願意客死他鄉。】
【而如此可怕又辛苦的徭役,在帝王們的眼中又是什麼樣的呢?】
【唐朝的魏徵建議李世民輕用人力,而李世民的回覆是這樣的。】
【百姓越清閒就越放肆,百姓越勞碌,反而變得越聽話。】
【這種話像不像你老闆的管理思維呢?】
【可是你給你老闆打工,他會付你工資,古代給皇帝幹搖役,路上的吃食衣物還都要自備。】
【這樣生死之間的白乾活,你還要說這些封建皇帝們愛民如子。
古代那些死於徭役的百姓如果能活過來的話一定會大嘴巴子抽你。】
……
李世民看到後世這位博主,對徭役是這個理解,思想上已經開始產生碰撞。
“那怎麼的?”
“徭役不就是替朝廷幹活兒嗎?”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那陣為何要被抓成典型在天幕上晾曬?”
“是何居心?”
長孫皇后趕緊勸道:“陛下勿怒,可能你在後世人的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對期望甚高,理應應該做到愛民如子。”
“連你這樣的大賢之人都做不到,那天底下就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的。”
“魏徵不是經常勸你不要對百姓進行勞逸壓榨嘛?
可能也是基於這一點原因吧?”
李世民聞言,胸膛起伏的厲害,卻又沒有辦法反駁。
因為聽博主的意思。
後世根本沒有徭役這一說。
百姓不管給誰幹活,都會得到勞動報酬。
那朝廷的錢從哪兒來呢?
這是他的疑問。
……
【李世民有仁君之名,在古代皇帝的仁君榜單中,
李世民進前十,問題不大。】
【他都做不到的事兒,沒入選的那些帝王,能做到愛民如子嗎?】
【在這些封建帝王眼中,百姓就是一串串冷冰冰的數字。】
【皇帝能在施政之時,偶爾想一下百姓的困苦,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人均標準了。】
【李世明,漢文帝,宋仁宗,漢宣帝都是這樣的帝王。】
【但是他們離愛民如子這種無私的境界還相差甚遠。】
【只要做了皇帝,他和百姓就是兩個物種。
皇帝在咱們學的政治課本中,稱之為統治階級。】
【而且他們還是在金字塔的頂端,他跟他的家族,能夠擁有這麼富貴的生活。
是建立在榨取了無數百姓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