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歷史不是非黑即白的(第2/2 頁)
弟這件事是一樣的。
……
【我想到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歐洲的崛起是因為華夏技術的轉移?】
關於這個問題,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們華夏的老百姓,當然希望自己才是那個原始鼻祖。
不管任何事情。
只要在華夏的史料裡面查到相關內容,立馬就把這項技術冠之以華夏之名。
要是當初怎麼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怎麼樣。
那還有些人說明朝滅亡之後,《永樂大典》和《天工開物》傳到了歐洲。
而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依靠這兩本書迅速崛起的。
說什麼的都可以。
因為現在《永樂大典》就像我們的傳國玉璽一樣,下落不明瞭。
雖然還有殘本流傳在世,但畢竟是副本,誰也不能保證他就是原版謄抄下來的。
……
【我想,站在洪秀全背後的那個男人一定是馮雲山。
,!
因為後來馮雲山的死,據說是洪秀全害死的。】
對於這件事情早有闢謠。
馮雲山是在1852年太平軍經過全州城蓑衣渡時,遭到清軍江忠源部埋伏,被炮火擊中後重傷身亡,並非洪秀全害死。
但是。
要說他們之間沒有矛盾也是不可能的。
馮雲山是站在洪秀全背後的人,他要是有一天動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嗎?
洪秀全想要殺馮雲山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只不過是沒辦法下手。
而這個時候,馮雲山的死,最高興的人莫過是洪秀全自己了。
清軍幫他除掉了一大隱患,但是隨著馮雲山的死。
太平天國就像是失去了主心骨。
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嘩啦啦啦,全部倒下了。
……
【還好我遇到的歷史老師都挺好的,以前的老師都講過。
歷史並不是非黑即白,甚至可能因為立場而站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這條彈幕從影片中滑進來,就寫的非常有意思。
沒錯!
歷史其實很有意思,是非對錯,誰也說不清楚。
只是站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件當然也是不同的。
就相當於你有一個摩托車,摩托車對於你來說,就是生活的全部。
可是對於別的利益者來說,你擁有了一輛摩托車,就會減少使用他們共享摩托車的次數,導致他們利益受損。
所以!
他們就會上街查你的摩托車。
對於你來說這好像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是對於既得利益者來說,何嘗不是一次成功的創業呢?
:()我刷的影片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