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歷史沒有如果(第1/2 頁)
看到這裡的古代老百姓和封建大家長們,對於五胡亂華以及唐末以來五代十國的亂局還印象深刻。
因為這兩個混亂的局面,其中就有北方異族入侵的影子。
他們南下到漢人的地方,每到一處地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甚至把漢人的女子當做軍糧。
滿清在入侵大明之前,肯定對漢人的歷史瞭如指掌。
他們參照的就是這兩個時期,少數民族入侵漢人的路數。
你們漢人不是骨頭硬嗎?
不願意承認這片土地上的其他族群嗎?
那麼好。
我一旦掌握了主動權,就在漢人的土地上來一片血腥統治。
看看你們哪一個有不服的?
民族之間的矛盾,是文化差異的矛盾,也是歸屬感的矛盾。
漢人們以為這片土地是他們的,你們來搶就不合適了。
平時你們躲在白山黑水之間,給你們點兒好處你們就偷著樂吧。
這種中原文明的樂土,就不是你們這種野蠻人能享受得了的。
正是在這種思想之下,造成了漢人不願意臣服少數民族統治的思想。
想要破除這種思想,就需要進行高壓統治。
直到他們臣服為止。
……
【滿清統一的路線,就是他們屠殺漢人的路線。
入關前佔據遼東,就發生了遼東大屠殺。】
【進取華北,就發生了濟南大屠殺,南下後更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所到之處都是鮮血橫流,屍橫遍野,更宏觀的說,滿清貴族推行的民族歧視政策,直接打斷了,華夏社會發展的正常程序。】
【直到明朝末年,華夏同西歐的差距都不算太大。】
【雖說是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江山,但是到最後明朝都還在引進西方的科技。
但正是在這一些人追捧的所謂康乾盛世中我們同西方社會的差距,越拉越大。】
【而後的1系列喪權辱國的悲劇,也是大清的腐朽落後暴露無遺。】
【這時候的滿清暴政,終於是激發了漢民族的內部團結。
但抗擊清朝的不是錦衣玉食的南明權貴。】
【也不是擁兵掌權的軍閥將領,保護人民的恰恰就是人民自己。
是樸素的農民軍。】
【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和以張獻忠為首的大西軍。
可以說是初代的農民軍,李自成這邊自不必說。
入關後僅一個月,他的軍隊就在和吳三桂的戰鬥裡被滿清偷襲,繼而敗出京城,】
【很多人嘆息,就差一點點,就是李自成的農民軍統一天下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李自成失敗的最大原因,其實是沒能根據形勢的變化,調整策略。】
【版本更新了,副本升級了,咱們農民軍要殺的boss,已經不是氣數已盡的大明瞭。】
【目前最大的boss應該是滿清,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主次矛盾的變化。
還在處理階級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
【所以才導致李自成對官紳地主的大肆掠奪。
硬生生的把地主階級推向了滿清。】
【歸根結底,李自成沒有戰略眼光,不知道爭取中間勢力的重要性。】
【只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才能把敵人縮小到最少,正所謂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
【而張獻忠在成都建立政權,也隨著清軍的猛攻而覆滅。
張獻忠的兩位繼承者,孫可望和李定國,成為了抗擊清軍的最終希望。】
【如果要選擇一個人來代表這一時期的農民軍,那一定是悲情英雄李定國。】
【階級鬥爭幹大明,民族政協幹滿清,一堆廢物菜雞互啄完末期,李定國的出現,突然又讓漢民族,重燃起一絲希望。】
【當李定國率軍陣斬滿清親王之首級,全軍高唱滿江,數千漢家男兒同心死義,】
【李定國才是我們應當永遠緬懷的英雄。】
……
誰能想到,大明王朝最後的倔強,居然也是靠曾經的農民軍扛到了最後。
那些所謂的忠臣良將,國之棟樑,全都成了清軍的急先鋒。
而這一股農民軍在失敗之後,一直活躍在反清復明的鬥爭當中,貫穿了整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