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劉武的火力癲狂症(第1/2 頁)
支隊很快走入了正軌。
123師雖然接收了支隊一大批武器裝備。
但因為雙方地盤接壤,所以交流就頻繁起來。
大量的物資被123師收集起來運往支隊。
支隊則是招募了大量的人手,在實際控制區域開展大規模的冶煉製造武器。
支隊的模式並不算太好。
但是這一次支隊有了更多的人才,對於技術人員的培養也走上了快車道。
最開始支援給123師的多是手榴彈。
但一個月後,就開始有小批次的擲彈筒和炮彈等武器裝備。
同時,支隊的產能瞬間翻了足足一倍,或者說翻了兩三倍。
因為現如今支隊的產能在全天三班倒的情況下。
一個月的可以生產。
擲01式50火炮,理論上月產500具。
擲02式50火炮,理論上月產170具。
迫01式60火炮,理論上月產30門。
50炮彈預計月產能七萬發。
60炮彈6預計月產能6000發。
步槍的月產能增加至1500支。
子彈月產量增加至10萬發。
手榴彈月產能調整至10萬顆。
一個月下來,武裝一個團綽綽有餘。
同時,火箭炮,無後坐力炮也能進行小規模量產。
產量不高,物資儲備還是可以製造出不少。
若是跟123師的交易順利,未來很有可能得到一個集團軍的幫助,這也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另外現如今已經接觸了82迫擊炮的射擊技術,得到了炮鏡,正在想辦法反方向解析這東西。
不僅如此,支隊還透過123師,想辦法外購82迫擊炮的炮鏡。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支隊的82迫擊炮已經快要進入量產階段。
一切,都在欣欣向榮。
另外就是機槍的問題。
這東西真不怪支隊。
造不出來。
就像是捷克式機槍,零件什麼的都測繪出來了。
甚至都手工搓出來一挺了。
但有一說一,竟然需要七名老師傅才能搞出來。
最重要的是一個月就一挺。
在工人不夠的時候,在人才不夠的時候,這東西暫且沒有必要進行生產。
不過這機槍的零件加工技術已經開始摸索最佳化了。
主旨就是一旦支隊機械足夠,培養出一批工人,那麼這東西就能在最短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量產。
而防空武器現如今也在研究中。
蓋師傅放棄了火炮的研發,因為支隊被鬼子的飛機揍的太狠了。
所以他開始研究機槍。
他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馬克沁機槍上。
支隊繳獲的馬克沁重機槍足足有六挺。
但是這六挺馬克沁機槍口徑都是792毫米的。
對於支隊來說並不算好。
所以增大其口徑就交給了蓋師傅。
可以說,這馬克沁的生產對於支隊來說反而沒有那麼困難。
只不過口徑增大以後,子彈的長度,裝藥量也要增大。
甚至還需要考慮如何增加槍管的長度,試圖增加其射程。
最初,蓋師傅就一口氣將重機槍口徑提升至15毫米。
接著就召集人手測量,繪圖。
總之就是想辦法搞出這種機槍。
“這不就是高射機槍嗎?”
劉武詫異了說了一句。
他雖然不知道太多,但也知道高射機槍的口徑應該沒有這麼大吧?
不過無所謂,反正20毫米也沒到。
不然那就是機炮了。
“行,咱們就這樣搞唄!”
劉武批准了這個方案。
隨後又道:“這792毫米馬克沁看看能不能生產,好歹也是重機槍,作為連隊的支援火力還是不錯的。”
蓋師傅:“行,我試試。”
“嗯,”劉武也點頭。
“我們必須要輕機槍、重機槍和高射機槍都要搞。”
“主力部隊太缺少這種武器裝備了。”
劉武其實是在等三三制差不多探索完成以後就對主力部隊中的精銳部隊進行改編。
首先就是從102營、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