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未來的囚籠(第3/3 頁)
領導人提出了他們的設想——一種基於開放資料和去中心化技術的全球新秩序。這個新秩序的核心思想是,全球各國不再單純依賴科技巨頭或單一國家來掌控社會資源和資料,而是透過聯合治理、民主參與和技術共享來保證每個人在全球化世界中的獨立性與自由。他們提議建立一個國際“數字憲章”,明確各國如何利用科技服務民眾,同時保障個人隱私、自由和民主權利。
然而,這一提議遭到了很多國家和科技巨頭的反對。尤其是一些傳統大國,它們已經將科技和大資料應用於國家治理和經濟運作中,任何形式的改變都可能動搖它們的既得利益。而全球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掌控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跨國企業,更是視這一提議為威脅。它們透過遊說和資本運作,極力阻止這種變革的到來。
“你認為,能夠推動全球改變的力量是什麼?”艾琳在會議結束後向葉辰詢問,眼中充滿了疑惑。“這些巨頭和大國的反對,可能會讓我們的計劃陷入僵局。”
葉辰沉思片刻,回答道:“我們必須透過技術來打破它們的壟斷。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資料主權,讓科技真正服務於全人類而不是少數人。如果我們能在一些關鍵技術上突破,創造一種新的技術生態,或許能夠獲得轉機。”
艾琳點了點頭,她知道葉辰所說的“關鍵技術”指的就是一種去中心化、開放的技術架構,這種架構將顛覆現有的資料控制體系,減少對單一科技巨頭和國家機器的依賴。當前,區塊鏈技術和分散式賬本的應用正是一個潛在的突破口,這些技術本身就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並且能夠透過分散式儲存和透明的演算法來保護個人資料的安全和隱私。
然而,這種技術的實施並非沒有困難。區塊鏈技術雖然在金融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和應用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技術、法律和社會挑戰。許多國家的法律體系尚未準備好迎接這樣的變革,而科技巨頭們也絕不會輕易放棄它們掌握的資料和控制力。
“我們可以從小規模開始試點,找到可行的模式,再逐步推廣。”葉辰的語氣堅決,“如果能夠在某些領域率先成功,比如教育、醫療或環境保護,那麼其他領域也許會逐漸接受這種模式。”
艾琳看著葉辰,心中暗自贊同。他們的計劃可能會面臨強烈的反對,但她相信,只有打破現有的權力結構,才能為全球社會帶來更大的自由和公正。他們不再是單純的政治領袖,而是時代變革的先鋒,他們所面臨的挑戰也不再僅僅是政治鬥爭,而是為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奠定基礎。
隨著全球各國的態度越來越明確,葉辰和艾琳也意識到,他們的復興計劃不僅僅是為了重建經濟和社會秩序,更是在塑造一個全新的世界觀:一個不依賴巨頭和政府機器的世界,而是一個更加開放、公正、自由的全球社會。
然而,這場變革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技術突破到社會接受,再到法律法規的完善,葉辰和艾琳將不得不面對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即使是在這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界中,他們仍然無法確定未來會走向何方。科技的潛力巨大,但它能否為人類帶來真正的解放,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我們能否逆轉這一切,重新定義科技與人類的關係?”艾琳在夜幕下低聲問道,眼中閃爍著光芒。
葉辰微微一笑,眼中有著無盡的決心。“我們將不再是科技的奴隸,而是科技的主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