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危機中的選擇(第2/3 頁)
吞噬,他不再能夠僅憑道德與妥協做出選擇。
“我們不再有時間談判,艾琳,”葉辰低沉地說,“每一秒鐘的拖延,都會帶來更多的傷亡,更多的失落。我們的世界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能夠坐下來和談的地方了。你希望透過談判讓敵人停止行動,可是他們早已經不會再給我們任何機會。”
艾琳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她並不指望葉辰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她清楚,無論葉辰是否認同她的方案,他們都需要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如果我們不改變策略,就會像過去的那些暴力衝突一樣,一次次打破,直到我們什麼也剩下。”
她站起身,走向窗邊,透過破碎的玻璃看著遠方灰色的天空:“這些城市、這些人,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我們不能讓仇恨和暴力繼續延續下去。不是每一場戰鬥都必須以血與火作為代價。”她回過頭來,目光在葉辰的眼中停留片刻,彷彿在尋求理解,尋求一線突破的希望。
然而,葉辰依舊搖了搖頭,繼續將目光聚焦在戰術地圖上。他的指尖在一條條戰略路線之間遊走,目光犀利。“我明白你的想法,艾琳,但現在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必須儘早摧毀敵人的指揮中樞,否則我們永遠無法改變這個被困在暴力中的世界。”他的話語沉重,毫不妥協。
兩人之間的沉默愈加深重,似乎每一個字句都在拉開彼此的距離。儘管他們心中依然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護這個瀕臨崩潰的世界,但他們的方法和理解卻已無可避免地產生了裂痕。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們知道,這場決策不僅關乎他們的未來,更關乎全球每一個生命的命運。
在這充滿動盪的時刻,葉辰和艾琳的選擇將決定他們能否在未來迎來新的希望,還是將繼續陷入這個無法逃脫的惡性迴圈之中。無論選擇如何,全球命運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他們能否在這份重壓下重新找回平衡,已成為最為關鍵的課題。
隨著決定的時刻逐漸逼近,葉辰和艾琳的爭執已不再僅僅是關於策略和戰術的分歧,而是深層次的信念衝突。在一場決定全球未來的反擊戰中,如何權衡理性與激進,妥協與堅持,成了兩人無法避免的內心糾結。葉辰依然堅定地認為,只有透過一場突如其來的強力打擊,才能迫使敵人做出讓步,而艾琳則始終堅持和平解決的可能,儘管她知道,在如今的世界裡,和平似乎已經變得奢侈。
這場分歧不僅僅侷限於葉辰和艾琳之間,全球反抗力量的內部也開始動搖。部分割槽域的指揮官和戰士們,曾經是葉辰的忠實支持者,在這場持續不斷的衝突中,也開始對他的決策產生懷疑。艾琳的聲音,儘管在戰場上顯得不那麼響亮,卻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傾聽。她的冷靜、理智與長遠眼光為那些在戰火中迷失的心靈帶來了一絲曙光。相比之下,葉辰的激進決策被視為危險的冒險,有人開始懷疑,他是否已經被複仇與絕望的情緒所淹沒,逐漸失去了曾經的冷靜。
反抗力量的分裂不再只是一個理論問題,現實中的裂痕已經愈發明顯。戰士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無條件地信任葉辰,部分成員提出,是否應當考慮停戰與談判,以此避免更大範圍的災難。在艾琳的支援下,這些聲音變得愈發響亮,甚至有些地區的領導者公開要求進行外交接觸,尋求可能的和平協議。與此同時,葉辰和他的追隨者仍堅持認為,談判在現階段不過是敵人的緩兵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信任的崩塌比任何一次軍事打擊都要致命。葉辰意識到,自己的領導力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他的心情日益沉重,雖然他依然保持冷靜,但每次面對艾琳的目光時,他都能感受到那股深深的失落與無奈。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如今竟然站在了不同的陣營,而他,仍然無法放下自己的執念。
但不論如何,戰鬥依舊需要繼續。無論是選擇全力反擊,還是接受談判的可能,全球的未來都岌岌可危,戰士們和民眾們的生命懸於一線。而葉辰和艾琳,作為這場紛爭的核心人物,已不再是單純的戰士或指揮官。他們所作的每一個決定,都將決定無數人的命運。
就在兩人繼續爭論時,來自全球各地的通訊突然中斷,緊接著是一份來自反抗力量最高指揮部的緊急報告。敵人的反攻已經開始,一支由科技巨頭與部分軍事力量聯合組成的精銳部隊,已經在某些戰略要地發動了猛烈攻擊。葉辰的反應幾乎是立刻的,他從座位上猛地站起,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我們沒有更多時間了,”他說道,聲音低沉卻堅定,“敵人已經開始進攻,所有的策略討論必須暫停。現在,我們唯一能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