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沒有(第3/3 頁)
去搜查。
餘光又叫住了他:“那地方面積不小,除了劉金曄那個修理廠之外,還有好些個廠房,也可以查一查。”
許明之聞言點頭:“好。”
他走後,餘光繼續看起了那些資料。
資料冗雜,其實大部分資訊都未必有用,可麻煩就麻煩在這裡,眼下這個階段,你根本分辨不出到底哪些資訊是有用的,哪些資訊是沒用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線索,說不定就是這整個連環殺人案的突破口。所以,你根本沒辦法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微小的線索,你只能透過不斷地整理整個案情,來清晰脈絡,理順線索,尋找突破口。
目前來說,於可可案的整個案情經過可以算是基本清楚了,但還缺少直接證據。雖然監控拍到了張學義在1號晚上確實出現在湟裡村附近,但他們沒有證據證明他去過那個小院,或者去過廟山村,那就沒辦法證明他是去埋屍的。相對於這一點來說,張良成的嫌疑更大。他開著劉金曄的那輛車在那天晚上去了廟山村,待了一個多小時,而劉金曄的車上又那麼巧合地找到了於可可的血跡。
你看,於可可案雖然看似破綻很多,可兇手卻做好了十分完美的後備計劃。張良成和劉金曄,這二人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都有嫌疑,卻又都不夠嫌疑,而兇手就這麼輕飄飄地把自己摘了出去,哪怕你們懷疑他,可證據他都送給你們了,你們不認,那有其他證據嗎?
沒有!
這就是張學義的厲害之處。
再看水庫沉屍案,兇手精心挑選受害者,嚴密地設計每一步。如果沒有那次洩洪,這些屍體或許還需要很多年才會被發現,甚至有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
更甚者,如果沒有於可可案,即使這些屍體浮出水面,恐怕也很難找到兇手。畢竟如果沒有張良成的幫忙,他們很可能連死者的身份都查不到。
所以,不僅許明之承認張學義的厲害,就連餘光也承認。
這些案件,包括看似漏洞百出的於可可案,都可以堪稱是完美案件。
水庫沉屍案完美在第一步,受害者的挑選。
而於可可案,完美在最後一步,兇手的提供。
但,這個世上,真的有完美犯罪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